…
湳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
摊开在桌上的,正是最新一期的《数学年刊》
将论文从头读到尾,张玮平院士轻叹了一口气,感慨道。
“不愧是陆教授,没想到他不只是研究上有一套,教出来的学生也不简单……”
秦岳那个学生,张院士是知道,甚至于给他写推荐信,推荐他去普林斯顿攻读硕士学位的人,正是自己。
说实话,当初鼓励他报陆教授的硕士,张院长并没有抱很大希望。
因为赶上哥德巴赫猜想证明那个特殊的时间点,整个数学界恐怕没有一个教授,比普林斯顿的陆教授更“热门”。
毕竟那可是哥德巴赫猜想。
曾经难住了高斯、欧拉,备受人们瞩目的数论皇冠。
以至于与学术界相隔十万八千里的《人物》杂志,都向数学界投来了关注的视线。
站在张院士旁边的,是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的所长付磊教授。
相比起张院士,这位所长稍显年轻一点,不过在华国数学界也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大牛。
与研究微分几何的张院士一样,这位付所长主要研究方向同样不是数论领域,而是群论,但这并不妨碍他理解这篇论文的学术价值。
沉默了好一会儿,付教授问道。
“你说这论文……真的是他的学生写出来的吗?”
张院士是笑了笑,“不然呢?还有谁这么大方,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送给学生?”
关于研究成果的认定,这涉及到学术道德的问题。
一般而言,不抢夺学生的研究成果,已经是相当有节操的导师了。
至于不诚实的夸大学生在研究中的工作,反过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送给学生……
但凡正常人,都不会这么做。
虽然明白这一点,但付教授还是忍不住说道:“可是我有一点想不明白,你说既然他的学生都能做出来,为什么他不自己做?”
“这东西你也别想太多,对于那种天才,你不能用正常人的逻辑去揣测,”张院士笑了笑,继续说,“也许对于他来说,这种问题只是单纯地无法引起他的兴趣,于是便交给学生去做了。”
付所长一脸不相信,因为这听起来太匪夷所思了点。
角谷猜想可不是别的东西。
虽然真正研究它的人不多,但关注它的人却不少。
他扪心自问,换做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