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头的那位感觉差不多了,盖上提篮筐的盖子,通过通话器提醒船上的人可以起吊。
在指挥室内的张楠看到开始起吊,对着泽口靖子道:“走,去甲板。”
一到吊机所在的位置,看到船上不值班的人中一小半都在这凑热闹,看到老板来了,很自觉的让开地方。
钢缆不停地往上提,很快湿漉漉的方形提篮筐被提出水面:网格非常细密,加上那些加强筋和盖子的原因,这会还不能看清里边的金币长啥样。
提上甲板,往里侧放。
这吊篮一放下,有甲板水手解开提篮筐与钢缆之间的锁扣,换上另一个吊篮,吊机将其再次送往水下。
这吊篮提升、放下都需要潜水指挥室的严密指挥调度,不然砸到下边的潜水员就惨了!
没人争着上前,这第一个打开篮子的机会是属于老板的。
张楠没自己对手,反而对对泽口靖子:“打开看看。”
女人看了眼张楠,上前打开了盖子。
“喔!”
一声惊叹,小山一般的金币在眼前,这同通过显示屏看完全是两码子事,那种视觉冲击简直完美!
张楠就知道是这效果,这泽口靖子首饰不少,但几乎没黄金制品,也没一次性见过大批量的黄金,更别说这些还是带宝藏、古董性质的黄金。
边上不少人也在惊叹,他们中少数人之前随同“大鲨鱼”号在爪洼海打捞过沉船,发现过瓷器、有色金属,也打捞过有黄金,但古代金币只看到过极少量,这次算是开了眼界。
张楠蹲下身,从筐里抓了一把摊在甲板上,拨拉两下看了看。
规格大小三种,最大的一种直径有37毫米左右,打制工艺,一面西班牙十字中分四格,另一边也是四组图案差不多均分币面空间。
很花哨的设计,不过也挺漂亮。拿在手中凭借手感就知道重量同一枚标准银元差不多,大约27克左右,黄金的嘛,这厚度当然就只有普通银元的一半左右。
18世纪初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主流金币重量都还在2.5至5.5克之间转来转去,这么“巨大”的金币出现,可以想像西班牙在美洲刮了多少财富!
价格革-命,中学时教科书里教过,西班牙人靠着美洲搜刮的巨量黄金和白银,稀里糊涂竟然把欧洲不少原本的土财主给整成了穷光蛋!
筐里捞上来另外两种规格要小得多,这重量应该是最大这种的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