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十)(3 / 4)

小说:宰执天下电视剧 作者:cuslaa

鳏寡,安葬无名死者,从法度上说,官府都有责任。但这种只管花钱的政府福利制度,早已是名存实亡。朝廷的钱粮划拨得本来就少,加上一干贪官污吏,哪里还有实际的效果?真要说起来,寺院都比官府做得好。

朝廷曾有规定,各县每逢夏日,每个月都有两百贯药钱,用来向百姓散发避暑药。但除了很少的一部分官员还能记得这件事,绝大多数不是没有划拨,就是划拨了之后给人贪了去。

恩泽百姓不是不好,但有名无实,朝廷损失钱粮,百姓得不到实惠,最多一两年就会名存实亡,就毫无意义。韩冈是现实主义者,不会一听到福利就高潮迭起,要想善政能让朝廷维持下去,而不被日后各种各样的借口裁撤,就必须有一定程度上的盈利能力,至少要能做到不会亏本。

吴衍是老官僚了,在中下层的官场混迹多年,朝廷的善政到了下面,多半会成为地方官吏渔利的手段,这一点哪有不清楚的?所以直接了当就发问。

得到了韩冈的回答,吴衍心中有了底。不过韩冈还是提醒他,若是急症,还是得以救人为先,收钱得放在后面。

让吴衍主管医馆组建,而医生们也都安排好了人选,等到四处疗养院改建完成,就可以正式接待京城百姓了。

将医馆之事丢给吴衍,剩下的就是医典的编纂了。

说到医药之学,大宋立国以来就十分重视。别的不说,太宗皇帝就是最爱玩毒药的,御药院里不知藏了多少毒药方子。毒与药向来不分家,这医药从太宗皇帝开始,也一直重视有加,士大夫少有不研习医术的。

仁宗的时候,朝廷更是成立了校正医书局,将古代流传下来的各色医书,一一加以校正、修订、出版。

医家最重要的几部医经——《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的整理和考订,都是校正医书局的功劳。如《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这一干医书,校正医书局也都一一加以编修。

不过校正医书局是个临时性的机构,要修书时往里面塞人,不修书时就裁撤,当前两年将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修订完毕后,便没有动静了。

说起来韩冈前些年因为疗养院而声名鹊起的时候,也有让他参与修订孙思邈医书著作的提案,毕竟传言说他是孙思邈的私淑弟子,但韩冈基本上都在外担任实职,不可能回京中任差编书,这个提议也就不了了之。

现如今,赵顼既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jitong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