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年羹尧作品(2 / 4)

一说到瓷器,大家第一印象肯定首先想起景德镇,殊不知在中国,瓷都有三个,分别是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和他们福建的德化县。

不可否认,景德镇真的很伟大,属于中国瓷器最闪亮的一张片名。

可他们德化瓷也很出名,从明朝开始,他们德化就把雕琢这本手艺运用到瓷器上,算是一大创新,并且发展到了巅峰。不过,那时候的建白瓷就是单纯的白瓷,然后将雕琢搬上去。

这也叫瓷塑技艺,算是他们德化瓷早期的最大特色,一直为后世风范。

建白瓷自问世以来,一直获得了国内外的崇高评价,尤其是雕塑造型人物,更具备令人神往的艺术魅力,明代建白瓷器,称为“东方艺术的明珠“。

在外销上,他们德化瓷曾经闻名欧洲,得到全欧洲贵族阶层的欣赏和欢迎,并接受无限的定货。

德化窑发展到清代,建白瓷工艺失传,代之而起的是青花瓷和彩瓷的生产。

失去了核心技术的德化窑瓷器逐渐走向衰退,这几乎是所有产品的一种趋势,你没有自己的特色技术,也就失去了生命。

“不过,这瓷器有瑕疵,青花的线条不够流畅,而且有点‘散墨’的迹象,说明是民窑的东西,所以……”说到这,韩聪不再说下去。

大家都明白,民窑作品本来就不是很值钱,还是碎片,几乎就没有收藏价值了。

认真看那青花的线条,会发现颜料有点散开的样子,就类似是在一张纸上写字,墨水散开的现象。那么,说明不是纸张不好,就是墨水不好。

瓷器也一样,瓷底就是白纸,青花就是墨水。出现这种情况,通常都是民窑的东西。

胡杨听了,忍不住点头:“韩兄弟,可以呀!就是这么鉴定的。”

得到胡哥的夸奖鼓励,这小子比人家捡了小漏还要高兴,都有点找不到北了。

“当然,仅仅看瓷胎,还没办法说是德化瓷,我们可以结合青花的纹饰。

德化瓷的青花纹饰也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富丽工臻的意味,笔法的朴实粗犷,构图的简洁舒展,充满情趣盎然生动活泼的民间生活气息。

像那一片上的图案,古虬老树之下,回形勾栏旁,少年学子,席地读书的场景。”胡杨补充道。

说完,胡杨眼睛扫着摊上的碎片,最后捕捉到一块,开口道:“晖姐,你手去过一点,有海边图案的那一块,挺不错。”

晖姐是这群人中年纪最大的,是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jitong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