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不击灵璧窦丞相,而击下邳、下相耿车骑?”
第五伦提出这假设时,魏国行辕群臣第一反应皆是觉得荒谬,他们提出的意见无非是以下几点:
“兵法有言,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灵璧乃我军后方,且表面无甚防备。刘秀兵寡,欲渡过危局,必派轻兵急袭灵璧,烧吾粮草,若能成,不说我军败退,至少能使彭城撑过冬天。”
这是第五伦定策时自己分析的,灵璧就是故意留出的破绽,希望敌人一脚踩进去。他们皆深觉此策极有胜算,如今皇帝却因敌军在北上途中稍稍迟疑,就忽然就变了态度?
“就算刘秀惧战不敢击灵璧,又岂敢掠耿车骑锋芒?”
魏军三路中,东边的“蛇首”无疑要比西边的“蛇尾”难对付得多,耿弇刚在齐地海岱打了大胜仗,士气正旺,其麾下不仅有上谷突骑,更有冀州甲兵两万余,一往无前,如今轻取下邳,还进逼下相,龇着毒牙,吐着信子,这样可怕的对手,一般人都会绕着走,更勿论迎难而上。
群臣商议纷纷扰扰,核心只有一个:刘秀不可能打耿弇,皇帝陛下不如再耐心等等,勿要将定好的计划破坏了。
众口一词时,要坚持已见是很难的,尤其是要根据模糊的消息,来破坏已有的计划,你得说服自己:这不是多疑。
“而是智者之虑。”
“智者用兵,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第五伦最终下了决心,遵从自己的直觉,速速写好诏令,旋即投笔于地,笔墨尚未完全干涸,就封存起来,令人急送南方:“请耿将军务必勒兵,等待彭城战况,不可与刘秀急战!”
……
时间回到数日之前。
淮北下相城(今江苏宿迁)以南,是典型的江淮地形,除了有几个小丘陵,其余地区地形开阔,村落小而稀疏,运河、溪塘、沭河等横贯其间,将平坦的地表分割开来。
丰沛的水流在未开辟成农田的地方,滋养出了连绵不断的树林,但又没有密集到人马难涉的程度,隆冬并未将叶子完全冻落,树木灌丛遮掩了士卒的踪迹,任谁也想不到,本该出现在灵璧以南的汉军精锐、丹阳兵,竟隐于此地。
而刘秀亦站在一块布满枯黄地衣的岩石上,手扶着佩剑,目光盯着树林之外。
早在两个月前,发觉第五伦进取徐淮的企图后,刘秀就开始调兵遣将,但先前派去荆州争夺襄阳的冯异难以及时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