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州,太子请免八个州一年的赋税,因涉及到钱粮之事,于是转到了他这边。
与赵家类似的商屯队伍还有很多。
他随手拿起第三份看了起来。
这两支部队已经被编为禁军,没有如同其他降军一样被拆分、遣散、消耗。编制始终维持着,用来弹压广阔的南方。
杜晓敏锐地发现,北庭方向至迟明年,会有一场规模中等的战争爆发。
诸多杂事,千头万绪,且是圣人关注的事情,轻忽不得。
他们其实也是沾了环境、气候的光。
他现在正在处理的是新造船只,调运粮食的事情。
杜晓不由地想道,如果是太子在位,他会同意这些开销吗?多半不会。
这些开支,每一笔都不是小数目。
这其实是给了杜晓自由裁量权,即可以在八个州的基础上打折扣:谁免、谁不免、免多少,你看着办。
看着办个鸟!太子施恩之举,你敢给打折扣?圣人百年之后,不想好了?
没说的,只能全部同意了。他大笔一挥,签押同意。
宁远、清海二军四万人能被列为禁军,胜捷军也有这个可能。况且他们的战斗力并不弱,长期在黔中、云南厮杀的他们,已经不是当年那支弱旅了,搞不好是最近十年内唯一一支战斗力在提升的部队。
杜晓知道,胜捷军是蜀军最后的精华,熟悉西南环境,精于山区河谷间的中小规模战斗。十余年来,这支部队的员额一直在稳步下降,从最初的四万多人降到了两万八千——抽调三千人组建镇军后,就只剩两万五千人了。
造船需要税务监开支,船只归地方,粮食运到目的港后,又归税务监管。
不过,西域商社不想商屯了,可不代表其他人愿意放弃。
杜晓出身京兆杜氏,了解太多政治方面的事情了。他很清楚,作为税务监的首任主官,派系的整合者,杜氏在财税系中的地位必将是超然的,影响力很可能会持续好几代人,这是家族的幸事,因此干起活来非常卖力。
很多事情,无需四处打探消息,从粮食之类物资的走向就能看得出来。
云南道桑州置镇军,需拨款修建军营,提供镇兵家属房屋、田地、耕牛、农具、种子及前两年的口粮——都是需要花钱的。
赵家从秦州、岐州、梁州雇佣了千余人,奔赴北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屯田行动。开荒两年之后,开始售粮盈利,五六年之后,稳定盈利,届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