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
这项工作原本陆舟是一个人完成的,现在他倒是有了两个帮手,一个是有志往计算材料方向发展的杰里科,另一位则是在他这儿做博士后的康尼。
坐在陆舟旁边,翻阅着文献的杰里科忽然开口问了句:“教授,您是怎么想到用空心碳球去解决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的?”
“科学的直觉?再加上从其它地方得到的灵感,”一边翻阅着手中的文献,陆舟一边用闲聊地口吻回答了这个问题,“事实上,关于技术思路这个问题,并不存在绝对合适的选择,只存在相对合适的选择。”
“相对合适的选择……”反复咀嚼着这句话,看着手中的文献,杰里科若有所思地点着头。
有了两位助手的帮助,文献收集并没有花费陆舟太长时间,
在此之后的文献综述等一系列工作,也都在一个星期之内完成了。
不过接下来的工作,就没那么轻松了。
涉及到计算方面的事情,只能由陆舟自己来完成。
三月份的最后一天,陆舟没有去高等研究所的办公室,起床之后便转身走进了二楼主卧旁边的书房。
坐在不到十平方米的房间里,他给自己泡上了一杯咖啡,然后便打开抽屉,取出了纸笔。
在干净整洁的论文纸上,陆舟构思了片刻之后,写下了一行标题——
《电化学界面结构的理论模型》
电化学界面理论是现代电化学的重要支柱,也是理论化学中的经典问题之一。做个不恰当的类比,其地位就如同数学界的孪生素数猜想,在某一类的问题中占据核心地位。
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80年代初期,真正意义上的界面分子模型被提出。
也正是从那之后,电化学界面的经典静电学概念开始向凝聚态物理的现代概念过渡。
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后诞生的分子动态学模拟、montecarlo模拟等等计算机模拟方法,让电化学界面的理论模型更加逼近于真实。
然而即便如此,对于界面上发生的各种电化学过程的微观实质,也没有人能提供一个可以依靠的理论模型,对其中的变化进行合理解释。
随便举个两个例子,多晶金属电极的微分电容曲线该如何进行解释?不同溶剂的电解质溶液中hg电极微分电容曲线中的电容峰的起源又该如何解释?
这些描述起来似乎很简单的问题,都是书本上未曾提及的。
如果将这些问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