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三位,章惇、苏颂,郭逵,其中郭逵很多时候并不计算在内。
宰相韩绛会选择支持新法,说不定只是因为其他兄弟都站在旧党一边,未免去孤注一掷的风险。韩宗道今日的选择可以代表韩绛的态度。张璪的性格软弱,能力又有欠缺,韩冈虽是资历最浅的参知政事,可他把持东府大政,并不会让人觉得惊讶。
而西府之中,又有苏颂为其张目。章惇声势虽强,可苏颂的资历亦老,再加上韩冈在军事上的影响力,虽在东府,却依然可以助苏颂一臂之力。
韩冈先一步出来了,看见他的岳父堵在门口,但他没有在旁边等着看王安石到底是在等谁,行过礼后便先行离开。
今日的朝会因廷推之事,耽搁了太多时间,崇政殿再坐只能改到下午。韩冈打算先去东府熟悉一下公事,再等着宫中的通知。
沈括也早早便退出来了,向韩冈遥遥颔首致意,然后出宫回衙。
看到这一幕的章惇暗暗感叹,这株墙头草,总算是选对了一次。
沈括的一票虽只占了七分之一的份量,可他在推举之前对吕嘉问等人的攻击,保证了韩冈日后在两府之中,不再受当初誓言的干扰。
……………………
“大参。”
黄裳快步追上了韩冈。
这一回选举之后直接在殿上宣诏,就没有来回辞让的辛苦。韩冈从文德殿出来之后,就已经是参知政事的身份。
“这边事了,勉仲你之后可要辛苦一点了。”
“黄裳明白。”黄裳的笑容显得他游刃有余,“不妨事。”
韩冈重新站上朝堂的最高点,黄裳地位也就水涨船高。等到他通过了制科,他的面前就将是一帆顺水。唯一的难关,就是制科的考试。新党的考官在其中占了大部分,在韩冈今日另举大旗之后,黄裳想要通过考试,难度比之前高了许多。
不过黄裳觉得这一次的推举还有一个好处。
从此之后,再也没人能说韩冈人望太高,需要加强提防。
重臣之中都有大半并不付和韩冈。难道说这些重臣,代表不了千百朝臣的态度,代表不了亿兆万姓?
他们当然不会承认这一点。每一名朝臣上表劝诫天子、太后时,都是自诩是代表天下军民说话。
既然如此,只有少部分支持者的韩冈,当然也做不了权臣。
另一方面,太后也肯定看到了新党在朝堂上的势力,随随便便举出的一个人就能与韩冈获得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