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不及标准穿甲弹。弹头同样为黑色,在弹头体圆柱部中间位置有一条绿色识别色带,弹头体印字也为白色;
第三类为硬钢弹头,弹头材料为材质较好的合金钢,并经过热处理,穿甲能力最好。其弹头圆柱部中间位置有连在一起的一圈绿、白双色色带,其中绿色色带在上方,弹头体表面用白色油漆印有“一〇〇式”等字样。
第一类弹主要用于射击训练,后两类用于作战,一般的土木工事用中硬钢弹头,对付坦克、装甲车一类的目标采用造价最昂贵、工艺最繁琐的标准穿甲弹。
“小鬼子,小气!”
精打细算也好,小气也罢,就不知道忙乱之中会不会把弹药给弄混了?
陈浩仔细查看几枚炮弹,“保存非常好,应该还能用。”
昭和十八年,那就是43年制造,这就45年时间。这处隧道内比较干燥,板条箱做工很扎实,密封不错,连缝隙都没有。
加上里边还有密封的硬纸筒保护,这些炮弹完全没有氧化,就像新造出来的时候一样。
有好东西这兴趣就来了,一伙人进那处仓库查看,一共发现25箱炮弹,其中18箱是一〇〇式高爆自炸曳光榴弹。
一箱35枚,基本上都是满的,大约有700多发炮弹。
7发装弹匣有16个,15发箱型弹仓有6个,内部弹簧都还有弹性,应该还能用。
曳光穿甲弹张楠能把玩,这一〇〇式高爆自炸曳光榴弹就不能拿在手里随意玩了——这玩意拿个榔头敲会爆的!
这里没有97式自动炮早期使用的九七式穿甲曳光弹和九八式高爆曳光榴弹,那两种弹药倒是参与过诺门罕作战。
不过因为草原地形视野开阔,虽然苏联的bt-5/bt-7坦克装甲厚度只有10~15毫米,但面对苏军压倒性的炮火优势,小鬼子射手根本没有多少在九七式自动炮有效射程内开火的机会。
在诺门罕是用错了地方,等到了太平洋区域参与岛屿作战,这款怪物武器又没了多少用武之地——美国人的坦克装甲普遍厚度对它而言实在太厚了点,最后大部分沦为防空武器。
仓库里一共找到三门,都用黄油封闭后用帆布包裹,其中一门还是经过全自动改装的防空型号,配有高射三脚架,那6个15发箱型弹仓就是配备给防空改装型用的。
自动炮是好玩具,那些炮弹同样宝贵。
“这会这个型号的炮弹还能用的早就绝迹了,老板,您可要省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