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那学了点真本事,这给你…”
说着张楠递给他随箱一起运来的一只密封袋,“里头是13年纽约拍卖时的拍卖图录复印件,这对大插瓶是第199号拍品,里头配有两张黑白照和拍品说明。”
拉开袋子,全英文的,还好之前读书时翁叶铭英文成绩凑合,外加这几年因为有个在国外的姐夫,空闲时没把外语彻底扔犄角旮旯里。
大部分看不懂,但还是看明白了点:“成交价700美元。”
听到这,一边的姜爱华插了句:“那时候美元能值多少?”
如果是如今的700美元,官方汇率就是3700多人民币,黑市大约五千五六,一个普通京城科员一年赚不到、两年用不上,也不少。
这七十八年前的700美元就不好说了。
张楠脑子里还在想那时候美元的购买力问题,翁叶铭倒是先开口了。
“民国初年在京城一美元大约能换2.4至2.5个银元的样子,13年的话要那时候最硬的鹰洋,龙洋估计要在加个百分之七八。
从11年直到19年,除了少数时候那些个大帅打来打去物价不稳定外,京城的米价基本是恒定的,178斤一旧石6个银元,1银元能买30斤上等大米。
猪肉是每斤平均1角2分至1角3分,棉布每市尺1角钱,植物油每斤7到9分钱。
大概就是这样,700美元差不多1700个银元,能买上二十五六吨大米。
咱们一个人一天吃一斤米算,差不多能吃140年,一辈子绝对吃不完。”
听到这,和他最熟悉的姜爱华笑着道:“饭桶呢?
你小子才一天一斤米。”
这下翁叶铭反击道:“我说爱华,要是没现在这么多油水,一天一斤米,就搞点水煮青菜萝卜下饭,再让你去干点体力活。
不用重体力劳动,中度的就够了,两个月就能把你饿成排骨!”
说实话,姜爱华没赶上那个三年啥,困难的就不说了,连天天青菜萝卜加米饭的日子都没过过,就算小时候再节约的时候,一个星期吃上顿肉那是没问题的。
对于翁叶铭的话他不信,“咱们京城人爱吃面,不过这米饭咱也没少吃,一斤米两斤饭,我要吃得下才行吧?”
“100克米大约350卡热量,一斤米1750卡,你那点萝卜青菜往上加,一天2000到头。
中等体力劳动,大概是交警执勤指挥交通、坐着开拖拉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