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已。”
杰瑞-古登考恩一愣,“为什么不公开,这可是了不得的一个发现。”
欧洲古代的黑科技,这世界几乎所有民族都喜欢炫耀自个的历史,包括一切神奇的工艺。
“我猜是免得某些人不高兴、后悔,或者他们家大业大不在乎,好东西太多了。”
后悔?
这是从何说起。
大家有疑问,张楠只得又道:“大英博物馆里那个莱克格斯杯,我记得应该是百来年前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某个人遗嘱赠送给的,不过当初很可能只道是只珍贵的古罗马玻璃酒杯,不知道就是莱克格斯杯。
那人收藏了很长时间都没发现那只杯子的神奇之处,不然也应该会公开,至少小范围圈子里会传出来。
对了,也可能是博物馆那帮人还想弄明白这杯子为什么能这样变色,具体的谁知道呢。”
张楠这么说,没人会没他为什么知道大英博物馆里有这样一个杯子,有老板知道、自个不知道的秘密很正常,老板告诉你那就听着,别多问。
有些秘密能说,有些秘密张楠永远不会说这个高脚杯的奇特变色效果在1990年就被发现,但博物馆人员联合一些科研人员研究了二十多年,直到2013年才解开其中的谜团:将那只高脚杯的玻璃碎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玻璃中溶入了金、银金属微粒,其直径大约50纳米。
古罗马人使用他们的智慧诠释了纳米技术的其中一种独特的运用方式,这和现代常见的使用含有溴化银和微量氧化铜的变色玻璃是不同的概念。
当光学照射莱克格斯杯玻璃内的金属微粒时,金属微粒的电荷振动能够改变玻璃杯呈现的色彩,色彩变化取决于观测者从哪个角度进行观看。
这是研究玻璃与光学方向专家们得出的结论,但这莱克格斯杯可没这么简单:考古学家分析莱克格斯杯古罗马时期是在特殊场合下盛放饮料,当饮料注满高脚杯时金属微粒的电荷振动发生变化,同时改变它们的颜色。
可惜,在发现那只杯子的神奇之处后,那些科学家和考古学家都不能往莱克格斯杯里倒满液体进行测试,有个万一怎么办?
但事有例外,要是碰到敢这么干的呢?
比如张楠这个会用成化鸡缸杯喝上碗加饭酒,用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吃过一顿饭,把一件巨大的元青花蓝地白花云肩凤纹菱花口大盘放在庄园自己书房内当果盘的家伙,保不准就会让这莱克格斯杯恢复15个世纪以前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