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的蒙古马队入寇,从北边来,从东边来,屠戮村寨,杀人放火,当你侥幸逃过的时候,接下来会去哪里?
除非是纯粹的山民,不然在山里生存不了几天,也会有人倒霉,遇到了回程的蒙古马队,或者自以为遇到了官军的救兵,还有人死在无秩序的暴行之下,但会思考的人都知道要安全的地方,而且还要离得近。
受难区域的幸存者们没什么选择,只有怀仁县城可去,行动力和生存力比较强的青壮们陆续赶了过来,毕竟这边没有被破坏,还有物资,还有秩序。
朱达他们来到怀仁县城的时候,难民大多是附近的村寨住户,其中相当部分的家园并没有被破坏,他们只是被惊吓到,当鞑虏撤走,确定安全之后,这些人就各自返乡,那时候真正无家可归的难民并不多,朱达招募的二十名家丁就是其中一部分。
当收购了县衙的廉价物资,出城去郑家集售卖,一来一回花费几天,回到城中又和方铭以及杨守文死斗,又要挟持县令,等到秦举人入城确定局势,又是紧锣密鼓的忙碌不停,就在这过程中,真正的难民陆续进城。
“......这是灯下黑了......”朱达自嘲说道,他这种有武力的都来到怀仁县城,却想着其他年轻人会停在原地不动,说起来可笑,
但他的推测其实没有太多错误,寻常村寨百姓没有见识和经验,年轻人生存能力强,但年龄带来的积累却很薄弱,他们下意识会留在最熟悉的地方,希望有那种侥幸的改变,或者有些不切实际的念头,这就是为什么沿路会聚集起暴民团伙,郑家集会有各路团伙你抢我夺。
只不过这样的幻想和糊涂很快会被残酷的现实击溃,大破坏后的村寨没有足够人生存的物资,即便抢夺劫掠也未必能积蓄出足够过冬的粮食,何况秋冬交替让天越来越冷,饥饿和寒冷让所有人都坚持不下去。
物资空耗,饥寒交迫之下,大家只能寻找出路,或许有人想要去大同,或许有人想要去大同左卫的几个千户所,或许有人死在了路上,或许不知所踪,但来到怀仁县城的人是大多数,还有些人停在怀仁县城周围未被破坏的村寨。
“......哪有那么多的活计给他们做,就算地主的口粮也不富裕......”这是常凯的解释,朱达也认可这番话,怀仁县最繁荣的地方是郑家集,县城工商不兴,无非就是种地而已,田地上也早有农户长工忙碌,哪有什么多余的机会给旁人,充其量有人贪图便宜雇短工,长久活计怎么可能。
朱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