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柳金林起身,给侯自得递了一支烟,给他点上,拍拍他肩膀说道:“不要紧张,有些事情说出来也就没事了。”
侯自得根本就没用林源和柳金林问,竹筒倒豆子一般把林源和柳金林想要知道的事情全说了出来。
跟司马林不一样,这个侯自得是知道张彼得的身份的,因为自身业务的原因,侯自得会跟许多的客户打交道,张彼得就是这样认识的。
这个张彼得,别看是个白人,但语言还有生活习惯,都跟华夏人没什么区别。特别能跟人交流之外,出手还非常大方。
侯自得在张彼得的手里,接了不少的大单子,因而他把张彼得当做是自己最为重要的客户之一。
后来,张彼得又陆续给他介绍了一些利润极高的项目,让他对张彼得更加推崇备至。
直到有一天,张彼得让他帮忙转运一些货物,侯自得才发现不对。
张彼得让他转运的,是一些没有任何标识的血液制品,对侯自得这个业务经理来说,私自转运这样的货物,是严重违规的事情,要被查出,丢了饭碗是小事,转运的东西要是有问题,搞不好会吃官司。
但吃人家的嘴短,想到张彼得平常的关照,侯自得铤而走险,利用职权上的便利,找了要好的调度老乡,把没有标识的血制品给混在正常的血制品中发走了。
张彼得也没有让侯自得白干,给了不少的钱,所有参与这件事情的人,都给了不菲的回报。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侯自得慢慢胆子也大了,光找货运调度,并不能保证一点差错不出。侯自得便又找了海关里的一个临时工,让他帮忙摆平抽验的海关人员。
别看找的就是一个临时工,可他的人头熟络,给了一些好处,这个临时工也加入进来。
就这样,侯自得前前后后一共给张彼得偷运出去将近二十批这样的货物。
侯自得从最初的紧张害怕,到后来慢慢适应,再到后来觉得这是一个赚取丰厚外快的好买卖,思想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后来,张彼得让侯自得帮忙偷运一批国家明令禁止的珍贵动物制品,侯自得见数量太大,就不敢应承,想要婉拒张彼得。
这个时候,张彼得的狰狞面目露了出来,告诉他,给他的那些巨额的钱财,可不是凭空掉下来的,而是需要有收入才能够保证的。如果侯自得不听话,张彼得就要把他曾经做过的事情,向大津海贸反应。
侯自得完全傻了,他知道,自己已经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