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空间。
在赚到了足够的钱之后,谢公利用自己掌握着的运输力量开始倒买倒卖,最先搞的是从沿海地区向内陆贩运海鲜。
尽管已经有政策允许搞长途运输,并且有限度的允许商品流通,但是仍然没有完全的放开,而且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没有跟上去。
所以谢公的行为是非常冒险的,当时的刑法有个罪名专门惩治这种行为——投机倒把罪,谢公最后就落了这么一个罪名。
其实谢公在从事长途运输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人眼红了,等到贩运海鲜赚了大钱,有些人终于坐不住了。这些人或者属于权力部门,想要进来分上一杯羹,或者是满怀嫉妒的同行。
刚开始的时候,谢公不愿意向强力低头,结果把事情搞得非常僵。
而刑法中投机倒把这条罪名,给了这些人以充足的理由和借口,对谢公实施打击。
谢公曾一度濒临深陷囹圄的境地,全赖在中级法院任高职的一个亲戚运作,总算才能成功脱罪。
这场风波让谢公赔进去了很多钱,但同时也起到了当头棒喝的作用。
谢公敏锐的意识到,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持续和深入,腐败将不可避免的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既是因为国人从来都有腐败的传统,也是因为当时的体制使得权力缺乏监管,而缺乏监管的权利必然要滋生腐败、
谢公没有兴趣去反腐,甚至希望腐败的越厉害越好,于是投身到了腐败的行列当中去。
从此之后,谢公生意虽然还照样做,但是赚到的钱却不是留在手里,而是打点给了各个相关管理部门,到后来发展到了其他所有政府机构。
在最疯狂的时候,谢公全年几乎没有剩下一分钱利润,甚至还往里面搭进去了很多的钱。
谢公最初是让自己那位在法院工作的亲戚帮忙牵线搭桥,去结识各个政府部门的官员,在有了一定的人脉之后,又通过这些人脉结交更多的官员。
对于结交到的这些官员,谢公表现得十分的慷慨,喜欢钱的就大把的送钱,喜欢女人的就介绍给几个美女。
而且这些官员每当逢年过节,或者本人及妻子过生日,或者子女升学,或者长辈做寿,再或者是其他红白喜事,必然都能得到谢公大礼相赠。
虽然其他下海的人也都要打点各路关系,但是从没有一个人敢于像谢公这样,在回报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就投入,而且慷慨到了如此地步。
谢公的这种大胆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