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微微一笑,直接把包袱放在地上打开,说道:
“这里有书画、瓷器,还有些小物件。”
沈十一发现包袱里都是些卷轴、盒子,想必前者应为书画之类,后者多是瓷器等物。
包袱打开就是块大方布,一应物品正好摆在上边,看样子眼前这个年轻人熟练的动作,估计经常以这种方式做古董买卖。
对方正在布置小摊的时候,沈十一没有直接去拿东西,而是问道:
“你常来这摆摊吗?”
年轻人笑着道:
“我啊,没固定的地方,哪人多就去哪。但你放心,都是真东西,贵可能贵了点儿,但绝不是蒙人的假货。”说着掏出一张名片递给沈十一,道:
“这个给你,东西出问题或者有需要的随时联系我。”
沈十一点点头,接过来瞅一眼,名片上很简单,写着‘万雪峰,专门收售古玩’,下边还有联系方式。
万雪峰把东西摆好后,示意沈十一可以看了。
沈十一拿起一只诗文笔筒看了起来,其上绘着两高士,一个坐于大石边研磨,一个在旁站立望向研磨之人。另有三童子在边上,一烧水、一执壶、一托茶盏。
空白处有诗文:
“玉砚莹然出尚方,九重亲赐米元章。不因啖吐珠玑力,安得瑶池到玉堂。”
诗文下有督陶官唐英落款,笔筒有底款双圈楷书“大清乾隆年制”。
万雪峰见沈十一拿着笔筒看得入神,在旁说道:
“大哥有眼力,这是唐英制粉彩故事类笔筒。看见上边的四句诗了吗?正是苏轼所作,还收录在《东坡诗话》中。
瓷画上坐着研磨的就是苏轼,站着的则是米芾(音浮)。这上边画的就是二人与‘瑶池砚’的故事。
米芾,字元章,天性爱干净。御赐一砚,名曰瑶池。因为是圣上所赐,对待砚台便更小心翼翼,每次拿出来也只是看看,从不舍得使用,而且拿出之前必会先拜一拜。
苏轼知道米芾得到瑶池宝砚,也想看看。米芾等苏轼拜过砚台之后,才拿出来让其观看。
苏轼想把砚台据为己有,便以想看研墨效果而旁边没水为借口,直接吐了口唾沫在砚台上,当做水来磨墨。
见瑶池砚已被弄脏,爱干净的米芾自然不肯要,就把砚台给了苏轼。后者因此作了上边那四句诗。
这件笔筒,唐英所作,质量有保证,再加上文人故事,买回去绝对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