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进展当中,社会上没有足够多的货币来支撑太多的流转。
所以,从技术,从经济,从政治方面来讲,王不饿也仅仅只是在了解了以后就暂时抛弃了这个想法。
纵然产量翻倍又如何?
强行的拔高,未必就能带来一个好的结果。
所以,最终王不饿给了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回复。
“以小规模试验,积攒技术经验为主!”
“诺!”刘集心中难免有些失望,但是皇帝亲自下令了,他也不得不遵从。
今年以来,科学院的发展还是很迅速的。
大量的墨家子弟加入科学院,在经过一系列的考试选拔之后,进来的都是精锐。
就连刘集,也从墨家那边挑选了几个人加入到自己的团队。
他们几个师兄弟也都是一样的,这也是占了他们老师王忌的光。
如今好不容易能够找到一个可以改变未来的项目,结果却被皇帝给否定了。
也不对,或许不能说是否定。
皇帝也没说不搞,只是不需要扩大规模,也不会投入太多的资金,就他们几个人研究研究,做一些相关的技术积累就得了,等他们研究的差不多了,资料封存,人员解散,然后去搞新的项目。
这种模式很新颖,但是在科学院却并不算是什么稀奇事。
或者说,这是科学院颁布的制度中,明文列出的一条。
所有项目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官府提出的需求,这一种是需要科学院加大投入,加大资源来研究的,必须要以最短的时间内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种则是对当下已有技术进行革新的项目。
第三种是自由发挥的项目,可能在你的意识里这个项目很重要,但其他人却觉得没这么重要。
经费是有限的,项目越来越多,资源也就越来越紧张。
经费的划拨,也是根据一二三项目类别来区分的,越往后,经费资源就越少,因为代表着当下不是太需要。
就好比刘集的这个项目,转眼间就被王不饿打上了三的标签。
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资源的限制,将宝贵的资源转让给其他级别靠前的项目。
而他们同样需要继续去研究这个项目,直到完成这个项目,或者进行项目合并,然后一部分人退出组建新的项目。
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末雨绸缪,也许现在不需要,但是在将来某一天需要这个技术的时候,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