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西班牙人之所以这次也来凑热闹,纯粹是在听闻荷兰人在台湾岛上大败亏输之后,想要借机分薄荷兰在东亚一带的利益。他们对于在马尼拉屠杀一事并没有任何罪恶感和负疚感,并且认为此事与大明朝廷没有关系,因为在西班牙人的眼中,在马尼拉的汉人并不是大明人。
其实不光是西班牙人这样认为,他们的这种观点在大明境内更是大行其道,而且在朝廷官员中最为普遍。
因为这批旅居或侨居在菲律宾等南亚诸国的大明人,绝大多数是从大明逃过去的。
自太祖时期封海之后,闽粤之地大批从事与渔业有关产业的人便携家带口的逃离故土,乘船逃往了南洋一带。
这种情况随着大明中期对海禁的放松有所缓解,但仍然时有发生,这些人被官府视为了躲避税收的叛逃者,根本没有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同胞骨肉。
加上郑芝龙所说的这次屠杀汉人一事,西班牙人在马尼拉已经是第二次搞出这种骇人听闻的事件了。
万历年间的马尼拉屠杀汉人事件中,有多达两万五千汉人死于西班牙军队的屠刀之下,而万历皇帝获悉后,直接将传回讯息的商人张嶷以“欺诓朝廷、生衅海外”的名义斩首,并且仅仅是下令福建巡抚发文斥责西班牙人而已。
在这件事上,万历还不如郑成功做的好。
原本的历史中,在获知西班牙人第二次大规模屠杀之后,郑成功派人向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下书,谴责其杀戮掠夺华侨的罪行,严令其改邪归正,否则将会亲自提兵前往征伐。
面对郑成功的威胁,西班牙人反而进行了第三次对华侨的集体屠杀。郑成功闻讯后,一面抚恤逃到台湾的华侨,一面组织筹备军队准备讨伐西班牙人,于是菲律宾岛上再度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正好当时荷兰人也威胁着西班牙人在菲律宾的地位,岛上菲律宾人也频频起来反抗统治者,西班牙殖民者感到回天乏术,做好了随时撤离的准备。
但郑成功尚未出兵就出现内乱,不久郑成功病逝。他的儿子郑经接着治理台湾,并派人同西班牙殖民当局交涉。据说郑经在1670年和1671年两次准备征讨马尼拉,但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出兵。
西班牙人在菲屠杀华人,原本忧心明朝出后报复,万历王朝却无动于衷,致西班牙人变本加厉欺凌华人。郑成功父子先后三次欲出兵攻取菲律宾,终因各种因素未成。
看到郑芝龙的题本后,朱由检并没有勃然大怒的冲动,而是马上开始筹划如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