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者巡视各方,但凡有官吏作恶者,即刻逮治入狱。钦此。
流贼是杀不尽的,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贼患,安民之心,吏治之明都要兼顾。这道圣旨既表达了对普通流贼的同情,也表明了朝廷不会允许残民以逞的恶吏存在,打消百姓怕回家后会遭到官府报复的疑虑。
至于些许安家银,比起每年剿贼花用的数百万两银子来讲,简直不值一提,崇祯现在真的不太差钱。先后抄了诚意伯,晋商、宣府文官武将、朱纯臣与李国桢等数家,拿到了数百万的现银,还有各种商铺物资田地,再加上四海商行的盈利,卖盐的利润,未来数年之内足可支撑的起各种开支。
当然,谁也不会嫌钱多不是?再说现在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有粮。总不能没粮的时候来个红烧大元宝、清蒸银馃子吧?你咬的动吗?你的牙难道镶了钻不成?
崇祯估计,最近连续几次大胜,在京的郑芝凤肯定会写信告诉其兄,原本不看好明廷的传统墙头草郑家,现在态度绝对有了转变,这点从郑芝凤前段时日做的一件事便可看出端倪。
前些时日是懿安皇后生辰。性格恬淡,不喜铺张的懿安皇后张嫣,只是在崇祯和周后以及田贵妃等人的陪同下简单的吃了顿饭以示庆生,宫外少有人知。郑芝凤虽然来京时日不太长,但有银钱开路,所以和各个要害部门掌实权的官吏们关系处的非常之好。他不知道从哪里听说此事,第二天郑芝凤便以给懿安皇后庆生为由,向朝廷捐输纹银十万两,请求朝廷以懿安皇后之名将银两换成粮食,用以赈济京师孤苦无依之人。
要说海盗们行事就是这么直接直率,按理说这样做不合规矩,但人家又不是干坏事。用郑芝凤自己的话讲:俺是粗人,但俺这是赤子之心。
得到消息的崇祯,只能哭笑不得的接受了郑芝凤的请求。虽然没让他陛见,但还是传口谕表彰了郑芝凤,并要求郑家继续大量采购粮食运往京师,朝廷用现银购买。郑芝凤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朝廷的事便是郑家的事,就差没说出朝廷的子民就是郑家的子民这句话来了。
写完之后李二喜取出玉玺用印,待墨迹干后即刻转身奔出殿内。他在一边看着崇祯书写,知道这份昭告天下的圣旨的重要性,所以要亲自送到锦衣卫衙门,催促骆养性立即遣人驰送陕西。
看着李二喜匆匆离去的背影,崇祯满意的点点头,这小子越来越有眼力价儿了,他伸臂展腰舒缓了一下身体。
京营的重建进行的如火如荼,在崇祯的支持下,薛濂、卫时春对京营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