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2 / 4)

恭喜郑芝凤,一边意味深长的告诉他,忠于朝廷,善待他人,便是圣上对郑家的殷切期盼啊!一定要妥善装裱后,悬挂于正堂的正面,不可污损。

等兵部官员走后,郑芝凤立即打发几名亲兵去找地方装裱,然后快马赶到天津卫,坐上郑家的船送回老家悬挂。

皇帝的手书内容不复杂,重要的是一种态度,对郑家捐资运粮的肯定。

在京城近一年来,随着郑芝凤对各方面的了解,看到京城上下内外正在发生的变化。加上官军的数次大捷,原先不看好明廷的郑芝凤,思想已经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来流贼并非强大到无法剿灭;原来建奴并非不可击败;原来皇帝不像传说中那样急躁易怒,刚愎自用;原来朝臣中也有能臣;原来官军实力如此强横;原来京城的百姓过得并非多么的困苦;原来大明国祚还能往下延续。

这些现象让郑芝凤调整了想来京城投机,通过研判准备随时倒向优势一方的战略思维,迅速向朝廷靠拢过来。

至于一年来花费的钱财,对于年入千万两的郑家根本不算事,只要能博得朝野上下一致好评,郑家在福建沿海的利益就能保持的更长远。

在崇祯的授意下,两块大石碑已经被石匠率先刻好,上面镌刻着此次捐资助粮修建养济院的人员名单,以及捐资数额,等到养济院正式建成之日,将在院中建造凉亭,石碑将会置于亭下,以供后人瞻仰凭吊。

此举更是博得自温体仁一下几乎所有人的赞誉。这可是青史留名的东西,只要大明不倒,石碑将会永久保存下去。

周后等人的名字不会出现在石碑上,包括各家各府刻录的也都是自家老爷的姓名,在那个时代,女人一向不被重视。

京城东南面的大运河通州码头上,数艘两百料的座船停靠在岸,一队队身着蓝色罩甲,腰间悬刀的锦衣卫正在排队依次上船。身穿绿色锦绣服,外罩一件黑色斗篷,头戴宽沿缠棕帽的北镇抚司百户梁琦,背对官船负手而立,注视着等待上船的士卒。

梁琦这次奉命带领一百名锦衣缇骑前往淮安府,准备执行对两淮盐都转运使司淮安提举司衙门的抓捕计划。

崇祯既然给官吏们画了一个大饼,虽说不会给他带来很大的财政压力,但总归是花钱不是收入,总得找个冤大头买单吧?淮安盐提举司的大肥羊们就是最好的凯子。

由于走陆路距离太长,并且耗时更多,所以这一百名缇骑和他们的战马将乘船赴淮。毕竟京城离淮安近近两千里路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jitong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