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二十岁上下的青年人,问道:“这位兄弟,识字吗?”
那个青年错愕:“我也要?”
王崎认真的点头。
青年道:“多少会一点……啊!”
不等他回答完,王崎就将他抓走了。
二十分钟之后,他也被放了回来。王崎又抓走了另外一个人。
而接下来,他又分别找了两个妇女去。再教完两个妇女之后,王崎又出现在村长龚德胜的棉签:“大爷,您……”
“我识字!我识字!”龚德胜大声说道,生怕被王崎抓走折腾。
他可是听那些小年轻说了,这个仙师大人是会打手心的!这可让他的老脸往哪搁?
王崎点点头,然后抓住龚德胜的胳膊:“那就太好啦,跟我来!”
龚德胜感到一阵失重感。转眼间,他就被王崎带进了自己的木屋。王崎取出自己刚刚用神州文字默写的《将进酒》和《李凭箜篌引》,问道:“这两首诗里面,你又多少字不认识。”
龚德胜先是看了看《李凭箜篌引》,发现大半的字自己都不认识之后,又去看了《将进酒》,道:“这个我大半都认识的……”
“背。”王崎手指点了点《将进酒》,道:“背下来,滚瓜烂熟。十分钟后我检查背诵,二十分钟后我检查默写。”
龚德胜苦着一张脸点点头。
大约半小时之后,王崎又教龚德胜去认《李凭箜篌引》里的生僻字。而在龚德胜咬牙切齿的背书的时候,他又陷入沉思。此时,他体内已经多出了而是多缕先天道德之力,这些太阴阴阳二气被他以裂天封神术分开封存,并一一标记。
他教那些小孩子背书的时候,确实获得了“道德之力”。这说明,“教育”果然才是获取先天道德之力的关键。
被他抓来的六个小孩子,识字水平都差不多。每一个人在学习《将进酒》的时候,反馈给他的道德之力都差不多。而后面三个小孩子,又加学了《李凭箜篌引》。而《李凭箜篌引》带给王崎的功德之力,却远胜《将进酒》。
而对这一现象,王崎倒是又两个猜测。
要么,天道哥喜欢李贺更甚于李白。
要么,就是因为《李凭箜篌引》里面生僻的字词更多,而这个功德之力当中,有一部分是算“新教的字数”的。
从逻辑上考虑,还是第二种比较合理。
另外,无论男女老少,在背诵《将进酒》之后,那个莫名机制反馈给他的先天道德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