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着说道:“虽然全世界都表示,要和北美竞争,就连印度都野心勃勃的制定了返回式火箭计划,但在实际操作上,能和北美搞一下的,只有我们!”
“俄罗斯的能源五号,别说看起来成功的希望渺茫,就算他们成功了又能怎样?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才八十吨,根本不符合下一代太空竞赛一百吨起步的标准。”
“至于欧洲,他们更是已经放弃了治疗,大家应该知道,最近我们从欧洲挖了不少专家回来,除了高薪福利和免疫激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欧空局的前景实在太差,他们搞的那个阿利亚纳六,就是个中型火箭,近地轨道承载才二十吨,低于马斯克的猎鹰九号,华夏的长征五号,也低于俄罗斯的安加拉火箭。”
“总之,国家队现在日子不太好过,长征五号用的液氧液氢发动机yf77型,比冲和室压都很一般,推力也才50吨,远低于西方,霓虹的le-7a有85吨推力,欧洲火神发动机135吨,北美ssme186吨,rs-68a更是高达吨。”
“当然了,假设国家队为长征九号配套的yf220发动机研制成功的话,我们将获得在重载火箭领域与西方一战之力,但同时我也说过,国家队不希望给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就需要我们的加入。”
“目前来说,情况是这样的,北美有nasa和spacex,华夏有航天科工和我们星辰科技,二对二,北美全面占优,我们是追逐者。”
众人不禁唏嘘,罗佳那句北美全面占优的话,让每个人都感觉很不舒服,但是根据硬汉天团一切实事求是的原则,大家也承认差距的存在。
“无论什么样的火箭,发动机都是最重要的,罗总,既然咱们另起炉灶,自己搞火箭发动机,那么我们应该选择哪条路线呢?”负责原子核物理的熊宁远开口问道。
罗佳笑了笑,“老熊这个问题问得好,火箭质量如何,百分之五十看发动机,众所周知,第四代运载火箭有两条路线,一个是液氧液氢,另一个是液氧甲烷,其中液氧液氢发动机已经被各国制造了出来,而液氧甲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做出成品,有的只是一些设计蓝图。”
“不久前出事故的长征五号火箭,助推器用的是120吨级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属于三代技术,芯级采用50吨级yf77液氧液氢发动机,属于四代技术,所以长征五号是三四代发动机的混合体,并非完全版第四代技术。”
“技术落后,主要原因在于国家队没能跟上西方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