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西依次有早起城、日中城、日没城,皆北魏所置,现都只剩下了断壁残垣,但仍然是一处上好的牧地。
神堆栅,位于云州西南五十里,当大道,李克用曾在此败李匡威,活捉其儿子,又大破赫连铎从草原上拉来的八万骑兵,威震塞上。
那一次,大概是代北草原部族最后一次强冲中原步兵大阵了。李克用不过带了数千骑兵、三四万步兵,在收拾完李匡威的燕兵后,又在八万蕃骑的冲锋下岿然不动,并大败敌军,甚至还反过来追击,赫连铎亡命逃奔大漠。
燕昌城、方山,都在云州以北的羊水河两岸,夏军曾围万胜军于燕昌城。
从西南方的桑干镇开始,一路向北,黄花堆、神堆栅、云州、燕昌城……
这是一条经雁门关出塞的驿道。柔州行营大军的攻势如水银泻地一般,几乎将云州外的各个据点都控制了。也就是说,雁门关外的晋军,如今就云州东西二城这个支撑点了,依附于他们的部落被追得鸡飞狗跳,少数开荒种地的蕃汉民众也惴惴不安,这场攻势,从一开始就十分猛烈,目标也十分明确,那就是云州。
而晋军的表现也十分有意思。
从战斗的过程可以看得出来,守御外围据点的兵很少,亦非精锐。偶有交战,也是浅尝辄止,很快逃窜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晋人应该是以云州这座雄城为据点死守了。他们摆出了一副被动挨打的架势,面子也不要了,是非常少见的。
但这也和夏、晋双方的实力对比有关。李克用再傲气,也不会拿军国大事开玩笑。人又不傻,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应对方式。
如今唯一的悬念,就是晋人会不会派兵北上救援了。
他们有三条路线,第一条是出宁武关,第二条是出石门关,第三条是出雁门关,兵锋全部对着朔州。
出关作战就有被歼灭的危险,进而导致雁门关之类的险隘被突破。不出关的话,云州被围,虽然很难打下,但四周的部落却要被扫荡一空了,而这也是夏军第一次对大同军辖地的部落军事行动。
如何抉择,全在刚被任命为代北诸关塞制置使的李嗣源一念之间了。
李嗣源此时就在雁门关后的代州城内。
他的本官是涿州刺史,代北诸关塞制置使是临时职务,但对他而言,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他走在了李嗣昭前面,走在了周德威前面,走在了李存孝前面,走在了李承嗣前面——李承嗣已经死了,彻底退出了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