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6章 眼花缭乱(2 / 4)

以改一改此地的风俗,也可冲淡此地百姓的「大志」—别特么整天琢磨造反了。

「建国称都,俾新其制。升州作府,建邑为都,实关国体.范阳旧地,上谷雄州,控燕山之要冲,当中山之故地,为河北之大藩,实国家之巨屏.其以蓟、幽都、广平、潞、武清、永清、安次、良乡、昌平九县属北都北平府,仍升为畿县。」—《升幽州北都北平府制》。

这道制书也是经诸位宰相们合议发出的。

为什么五代、北宋朝廷喜欢设立几个京城呢?一大原因就是府是由中央直辖,不归藩镇、道之类的一级行政机构管辖,其实就是增强中央权力,削弱地方势力。

但邵圣没这么「肤浅」。新朝设立北都的原因很复杂,既有政治原因,也有军事原因,更有弥合长久以来河北与中央分歧的因素。

首先,河北不再收取重税了。

这个事情本身就很离谱,从后周、隋、唐以来,河北的税就比其他地方重。单就一个税制的事情,就别扯什么一碗水端平了。

以前唐为例,府兵关中最多,河东次之,河南又次之,人口稠密的河北道的府兵数量少得可怜。收税之时

河北又是最重的,人口多嘛,绢帛产量大嘛,有钱嘛。

给你去军事化,再收你重税,明晃晃的歧视摆在那儿,长安朝廷把河北当什么了?

大夏去掉了这些歧视性的政策,全国一盘棋。同时升幽州为北都北平府,令其成为大夏三个都城之一,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

军事方面的因素当然也很重要。

邵树德知道历史发展脉络。随着关西地区不可避免的衰落,关东地区的经济、文化日渐繁盛,草原民族与中原交流的重点区域也从西北变换到了东北,再加上冷期的来临,西北降水日渐减少,东北胡人将开始飞速崛起,稳稳压过西北胡人,边患的重点区域也从西北来到了东北。

因此,大力提升幽州的政治地位,充实其户口,发展其经济,在未来相当重要。再加上安东府的深入开发,环渤海经济圈日渐重要,幽州升府已成必然。这里将是帝国将来的热点区域,邵树德有很多计划要施展。因此,即便宰相们的态度模棱两可,甚至隐隐倾向于不赞成,但他还是力排众议,强力推进,促使诸位宰相们合议通过,发出了制书。

「甘州刺史封衡,上才经邦,正德宰物,得营平屯田之术,有伏波备寇之谋,旷土多栖亩之粮,穷塞无晏开之垒。由平阳而至酒泉,仁声载路,公论弥高。可授北平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jitong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