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捉摸不透的消失之谜(2 / 3)

“有人说精绝国的衰落同尼雅河的变迁有直接的关系,那会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没把这里弄成沙漠戈壁。

尼雅河发源在昆仑山,其上游有60条冰川,冰川融水是尼雅河水的主要来源。

在秦汉时期,尼雅河水相当充沛,流程也比较远,其尾闾可以到达我们这里的尼雅废墟一带。那会这里应该是一个条件非常好的绿洲。

不过气候变化,两千年来尼雅河出现了河道退缩,流程在不断地缩短,从下游不断向中游退缩。现在的尼雅河尾闾比两千年前的尼雅河,其流程至少缩短了70公里。

由于河流的退缩,原先精绝国的地方失去了水源,居民无法耕种、生活,最后只能离开这里迁移。”

听完张楠的话,关兴权觉得有点不对,“如果是有计划的迁移,这些非常好的小麦不可能不要。”

“呵呵,谁知道呢。”

如今农家搬家都是什么都要搬走,1700年前的精绝人不可能个个都是土豪:都被沙漠逼着搬家了,不是穷鬼就不错了。

“和东北边的楼兰人不一样,那边的人可以说是自己把自己的生存环境给摧毁了,精绝人在国家后期应该还比较注意保护环境。楼兰那边有不少太阳墓,用一圈圈的木材围成太阳的图案,一座墓就要用掉大量的珍贵树木,再大的绿洲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而且从东汉末年开始的小冰河期估计也影响这里,中原都气候无常,更不用说紧靠大沙漠的精绝国。”

说着张楠指了指附近死亡千年后任然树立的树木树干,道:“你看这些宅邸周围大都种有大树,刚才我们还经过了一片死亡的林子,明显是人工种植的。我认不出是什么树种,不过可能是果树或者桑树。

储藏室中里还有麦子,又像是主人走得太急,根本没带上这些重要的生活物资物资,也可能主人家死于入侵,很像。

这种情况和缺水导致的遗址废弃,有组织、有准备的逐步撤离合不起来。”

“如果缺水离开,粮食绝对会带走!”

听了关兴权的话,张楠道:“就是这个道理。

那个斯坦因不是盗走了不少佉卢文木牍文书嘛,如今已经解读出来:当年的精绝国后期处在沙漠的严重威胁之中,生态环境险恶。

精绝统治者对绿洲内水的使用、树木的管理都有具体而严格的规定。法令禁止砍伐活树,不允许将树连根砍断。水的使用也是有偿的,并有专人负责。”

说着张楠还向关兴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jitong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