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不许秀!(2 / 5)

小说:新书桌 作者:七月新番

,与他说了心里话:“群臣或论地利,或议形势,但彼辈看中金陵邑,只因八个字,仲华可知?”

邓禹会意,低声道:“陛下所言八字,莫非是‘大江天险,足以为固’?”

刘秀颔首,众口一词请求迁都,什么风水谶纬都是虚言,唯一的原因,是群臣被第五伦的攻势打怕了!这次虽阻魏军于淮泗,但下次呢?若第五伦带二十万之众再来,一旦淮水不守,光靠淮南那些河流沼泽,能挡得住北方虎狼之师么?届时,位于江北的江都城,是否也要经历如彭城一样的攻守血战?

“众人惧魏,只觉淮南亦不安全,恨不得躲到江东去。”

刘秀无奈地指向南方,长江下游动辄宽阔十余二十里,如此天堑,确实能给人虚幻的安全感……

“人心如此,竟无人相信,朕能北伐光复淮北么?”

刘秀长吁短叹,而邓禹则主动禀报了另一件事:“臣奉命彻查,只听闻,吴会四姓最初倡议迁都,是希望陛下徙于吴县,后得人教授,才定在金陵邑。”

刘秀是聪明人,立刻反应过来:“何人指点彼辈?实乃高明手段!”

何止高明,简直是神来之笔,要知道,刘秀阵营大臣里,有土、客之别,客籍以南阳、颍川为主,多是刘秀元从、亲戚、绿林旧部。土籍则是江东集团,其中又分成丹阳、吴会两批人,吴会四大家族出文官士人,丹阳民风彪悍,则构成了刘秀的主要武装丹阳兵,是他征伐淮南荆南的主力。

若四姓倡议定都吴县,且不说刘秀手下客籍大臣态度,连丹阳的军官们都不一定会支持。

改成金陵邑就大为不同了,此地就在丹阳境内啊!一旦迁都,无疑能加大丹阳军吏们的话语权,无怪乎他们亦鼎力支持。

刘秀在那猜测起指点四姓的“高人”来:“卿方才说了,迁都之议,乃是吴县庄氏首倡,改吴县为金陵,以博取众人附议,这莫非是吾等老友庄子陵所献?”

虽然庄子陵好老庄之学,一副不问世事的架势,甚至躲起来不见刘秀,但刘秀对他印象颇深,觉得庄子陵胸中有大韬略,只恨不能为己所用。

邓禹摇头不知,究竟是谁给吴会四姓出的妙计,一时间难以查明,现在的问题是,迁都之议已掀起了舆论,行或不行,刘秀必须立刻做出回应!

于是刘秀看向邓禹:“仲华以为如何?”

邓禹垂首:“若仅以地利、形势论,金陵邑确实是上佳之选,金陵控引吴会,襟带江淮,漕运贮谷,无不便利,确实是中兴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jitong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