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难道很贵吗?
“好吧,100就100,你把书卖给我吧。”罗姝也懒得和孙翔云再扯下去了,她掏出一张百元大钞,塞到孙翔云的手中,同时夺过了孙翔云攥在手上的那本书。
拿过书,罗姝也顾不上别的,直接站在路边就翻开了。这一翻开,她才发现,这本书的内容之全面,远远超过了孙翔云刚才向她说的那几段。书的策划者显然并不满足于揭示南导的个别造谣案例,而是把南导的宣传手法分成了好几种类型,分别安上了一个形象的标题,什么“移花接木法”、“指桑骂槐法”、“张冠李戴法”等等,每一种方法的后面,都有大量详实的案例,揭示南导是如何利用各种手段炮制假新闻以哗众取宠的。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罗姝无法把全书的内容一一进行通读,但从她匆匆翻过的那些内容来看,对方绝对是有备而来,每一个案例都举得有理有据,有些甚至还附上了照片,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南导此前的报道是何等偏颇。
罗姝越看越是心惊,她深深地明白,这样一本书如果流传到社会上,对于南导的形象将会产生多么可怕的影响。尽管南导搞春秋笔法这件事在业内是众所周知的,但在社会公众面前,南导一向标榜的是代表着“社会良知”。如果南导的读者们发现自己读了这么多年的报纸居然假话连篇,那么他们将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南导。而离开了读者的追捧,南导就成了一只被拔掉牙齿的丧家之犬,想咬人也没有能力了。
罗姝自己就是个摇笔杆子的人,她知道,要整出这样一本书,对每个案例都进行查证,需要花费的精力和金钱是难以想象的。从行文的逻辑性和文笔来看,作者的水平也绝非一般,整个南导能够有这样写作水平的记者,估计也不会超过10个。耗费如此多的金钱,组织如此强悍的写作班子。针对的对象居然只是一份媒体而已。这种事说出去都不会有人相信的。
这是谁干的事情!好歹毒的心计啊!
“孙翔云,你给我过来!”罗姝合起书,对着正站在马路上向一位过路者兜售《南导揭密》的孙翔云喊了一声。
“哎。马上就过去。”孙翔云嘴上倒是挺乖,但脚步却丝毫没动,而是继续和路上谈着价:“这本书真的不贵。才20块钱,现在20块钱能买啥呀?你买一份南导也得1块钱吧,你就不想知道他们是怎么骗你的?”
好不容易把一本书以强买强卖的手法推销出去了,孙翔云这才跑回到罗姝的面前,笑呵呵地问道:“罗记者,有什么吩咐?对了,是不是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