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旁的一间庙宇中。
韩、章皆不信释老,正殿的佛像看都没看。只是在两侧偏殿转了转。
渑池是崤函古道上的必经之路,往来文人不在少数,各色诗句,高高低低,浓浓淡淡,写满了墙壁。
其中有几首写在最显眼处。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韩冈看看落款,“这是苏子瞻手笔?”
章惇皱眉看着这首七律,“诗是子瞻的诗,字就不是子瞻的字了。子由写诗来,子瞻相和,这是嘉佑年间的事了。”
“三十多年了啊。”韩冈摸着墙壁,真是很久远了。
“半年后,新君登基,理当大赦天下……”章惇沉吟着,“玉昆,你看再添两个名字如何?”
添上苏轼苏辙?
“载酒时作凌云游,”韩冈说,“大苏小苏不都已经回乡里了?”
苏轼参与了当年宫变,事后远流岭表。章惇秉政后,等了几年,私下里征得了韩冈的谅解,就开始帮助老朋友了。
苏轼苏辙两人的流放地,从海南移到岭南,又从岭南移到荆南,后又再从荆南移到川南。
川南嘉州,就在苏轼老家眉州隔壁,兄弟两人最新的流放地就在那里。如果皇帝没有驾崩,再过一年半载,两人就能流放回乡了。
载酒时作凌云游,正是苏轼少年时在嘉州游览乐山大佛时写下的诗句。
章惇的动作,韩冈都没有干涉。这种事没必要计较了。
但章惇要帮老朋友彻底脱身,韩冈还是觉得不妥,“管束可以不用,任其往来也行。但太后尚在,好歹给太后留点面子。”
“……也罢。再多等几年。”章惇并不强求,他也只是顺便问问。
走了半天,两人也没说过正事。从寺庙里出来,翻身上马,韩冈漫不经意的问道,“真的不担心京城?”
王厚不在京师。
王舜臣不在京师。
李信也不在京师。
章惇所信任的将领,也多半不在京师之中。
对辽开战在即,一支支精锐开往边境。
从京师往北去的铁路上,有一半的运力是军队和军需。
十余年来,京师从未有如此空虚。
韩冈扯了下缰绳,不让自己的马走得太快,“是准备引蛇出洞?”
“那帮人,有胆子的没计较,有计较的没胆子。”章惇说起他瞧不上的人时,还是那般目无余子的口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