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谨慎地记下来,等回到家乡时,全家老小都可以靠着这个男人过上富足的生活。
他们是听说过的,那些跟随陆将军征战日久的老兵,都攒下了一份份身家!他们嫁女时给的妆奁不可谓不丰厚!谁家要是能娶到一个老革的女儿,有了这样一个岳丈,从此可就再不必担心挨饿了!只为这个,哪怕是冒着被岳丈打个鼻青脸肿的风险也值得!
那些老兵娶妇的事就更不必提了!有了这样身家,什么样的媳妇娶不到呢?
……至于陆将军带走了多少人,回来又有多少人,被流民选择性地遗忘了。
这是乱世,天又这么冷,流落在路上的人有一百种死法,要是能进军营,舒舒服服地吃饱穿暖拿犒赏,死又有什么了不起?
再说死的也未必是他!
因此自从城门外贴了告示,军营前就立刻排起了长龙,一望无际,吓煞人去。
尽管太史慈不曾听闻陆悬鱼在博泉第一次募兵时遇到的各种奇葩事,但这支流民队伍里,能招募入伍的也是十不存一。
于是太史慈就自然而然的黑眼圈了。
当陆悬鱼在军营里溜达一圈,路过了太史慈的募兵现场时,正看见这一幕。
已经入伍的士兵被小吏们一项项地记录在册,入何营何伍,籍贯在何郡何县,年貌如何,身高如何,身上有什么能认出来的胎记伤疤,有多大力气,能开几斗弓?岁数大些的壮汉分去当长牌兵,岁数小些的少年当藤牌兵,不管年纪大小,基本没有生得俊俏的,清一色傻大黑粗。
这些士兵里,最有技术含量的莫过于弓手,又要力气大,又要眼神好,因此一群百姓在那里排队拉弓,偶尔有一个能开一石弓的,别管准头如何,反正立刻周围就有一圈人喝彩。
她在士兵们身后探头探脑看了几眼时,校场里突然一片喧哗。
“光是拉得开弓有什么用!想在我军中闯出一番名号,岂是容易的!”
“太史将军!”
“太史将军亲自下场了!”
“叫尔等亲见一番,什么是百步穿杨的神技!”
……黑眼圈的太史慈拎着一张强弓下场了。
……黑眼圈的太史慈开弓了。
……追星赶月,第一箭射在百步外的靶心,第二箭射在第一箭的箭羽上。
校场欢声雷动!
她也跟着鼓鼓掌,正准备走开时,黑眼圈的太史慈似乎突然发现了她,立刻分开众人,大踏步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