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只是听到这番言语,秦笛说不定会一阵头晕。大夏国语倒是简单易懂,可上古时候的文言,却极是艰涩。简简单单一个字,往往包罗万有,便是就此延伸出几十个字的解释,也是稀松平常。
可在陈新华一边说,一边用动作演示,时不时还举出一两个简单易懂的例子解释之下,看似晦涩难懂的太极要义,竟是被他说的极是生动形象。
太极拳作为大夏国技(为当说家言,切勿当真),在大夏极是普及。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黄发小儿,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的。
相传太极拳源于明初张三丰所创,是为太极拳始祖。
近年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太极拳应出自明末清初,因为有明一朝,都不曾见太极拳成经。
可不管怎样,练太极拳能够练出内功地说法,在大夏极是盛行。最初大夏推广太极拳的时候,拍出的广告片,也有意无意的做出过这方面的暗示。
可这门拳法,易学难精,号称是内家拳始祖,却鲜有人能当真练出内功。久而久之,即便是大夏国人,也只是把太极拳当成了一门强身健体的健身操,不似太极拳推广之初那般的狂热。
所谓内行看热闹,外行看门道。
太极拳行功缓慢,拳势绵软无力,既不如高丽国跆拳道那般嘿哈有声,也不如东夷国空手道势大力沉,近年来大夏国内的太极拳馆大有减少的趋势,颇有一些消费者,流入到跆拳道、空手道馆,成了这两家的追捧者。
可是秦笛眼里,却完全是两样。
平时在小公园里晨跑,看那些老头、老太太练习太极拳,还不觉得怎样。可看着眼前这练功室里的一一干人练拳,秦笛心里居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感觉。
这种感觉,秦笛以前从来没有过,一时间他也说不太上来,反正就是感觉自己丹田隐隐有些震荡,似乎受到什么东西吸引似的。
好在秦笛距离那些练功者并不是太近,这种感觉并不太强烈。可即便如此,他依然能够察觉到,陈新华对自己的吸引,尤为强烈。
太极拳之所以玄妙,又经常有多人同练,奥秘就在于太极力场。
同一地点练习太极拳的人越多,太极力场就越是强大,就越是有助于这些人的修行。天长地久之下,纵是半点内功都没有的人,也能够生出内力,对于有内功在身的人,助益更是不在话下。
不过,有关太极力场一事,从来不见于经卷,也不曾有人著书立说,顶多就是流传于太极各宗派之间,嫡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