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名收集的……
不是,您都废成这样了,真的有人支持您么?
真的有这么多傻子?
舔了舔嘴唇,霍鄞很想问,可他又不好拆自家表弟的台。
罢了,他说是就是吧,万一能混过关了呢?
他对自己的安慰还未结束,一众门阀官员便发出了鄙夷的笑声。
就你?
就你?
不是你就算要造假,你能不能造的走点儿心啊?
你觉得我们都是傻子很好骗么?
君霖:“太子,你是什么人你自己还不清楚么?就算您不清楚,我们可是清楚的。”
由于心中笑意过浓,君霖说话也不再给君晏留情面。
毕竟他是皇子是亲王,相对不用像官员一样顾虑太多。
这个废物啊,真快笑死人了。
“这是真的。”
然而,就在一众人发笑之际,一位老者却缓缓自门外走来。
夏敦。
前些日子被武帝提拔,欲赐其大理寺卿之位的那名老者。
在一道道目光之下,老者缓缓从殿外走来。他虽年过半百,身上却有种不怒而威的气质。
沉静、睿智,与眉宇间的慈祥融为一体,给人以十分舒适之感。
如此一看,他甚至比朝中某些高位者,更像一个高官,更像一个德高望重的大臣。
尽管以前的他,不过是个地方小官,位卑职重。
也许对地方而言不小,但对京中贵人而言,也不过是蝼蚁罢了。
有人德不配位,有人位不配德,这不就是如今的天武么?
夏敦:“陛下,老朽斗胆坦言,此奏章上的名字个个属实,乃是一众官员亲手所写。夏某不才,正是此事的见证者与执行者。”
向上方的武帝拱手,夏敦的声音毫不掩饰的响起。
原来,数日之前太子曾亲自找到他,两人一番密谈直到深夜,终于敲定了那本奏折上的内容。
这几日里,夏敦或亲自出面,或派门徒前往。他们一个个的拜访那些地方官员,并说明自己的来意。
他夏敦没有别的本事,就这寒门出生,一路廉洁奉公而闻名。
多年来,他政绩斐然为人敬仰,按照常理,他早该升迁入朝,得武帝赏识,得百姓爱戴。
可就因为他是寒门中人,他的位置每每被门阀子弟所取代。
有时候,还会被门阀的门徒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