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办企业
接着,陈大山又带着骆玉珠原路返回,重新回到了陈家村。
江河回来了,还出什么门啊?
不一会儿,李杰回村的消息就在陈大山的大嗓门中,传遍了村子。
真·通讯基本靠吼。
然后,村民们哗啦啦全来了陈金水家里。
“江河,你给出个主意吧,到底能不能干?”
“对,温成那边已经有人赚了一万块,一万块啊,我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钱。”
“别瞎说,真赚了一万块,你有几个脑袋花?”
“就是,就是,那不是成了资本家了吗?”
“什么资本家,我们凭劳动赚来的钱!”
“那也太多了。”
……
人一多,难免吵吵闹闹,闹哄哄的,跟菜市场没两样。
眼见人到的差不多了,陈金水敲了敲身前的竹杠。
“好了,大家都安静一下,有什么事,待会再说,先让江河把话说完。”
“各位叔叔伯伯,大家好。”
李杰笑着站起来道:“你们想把日子过得更好,我理解,也支持,但过好日子,不是只有鸡毛换糖一条路。”
“咱们陈家村一共200多户,1000多人,除了鸡毛换糖,还有别的路可以走。”
“根据三中全会的指示,农村可以实行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咱们也能搞工业。”
“一些大型高端的东西,咱们做不了,但像袜子这种小商品,还能可以做的。”
袜子看似是一门小生意,但真做起来了,也很大。
浙省有一个地方,以一镇之力生产了全球三分之一,全国70%的袜子,年产量250亿双。
从小在大唐镇长大的孩子,穿袜子从来不洗。
穿一次就扔。
因为太便宜,产量太多,谁家一年没个几百双袜子?
小钱,小钱。
当然,相较于大唐镇,陈家村没有那么好的基础条件,但前期走一走集体企业的路子,完全没问题。
响应上级,包产到户。
集体所有,不违规。
然后,李杰就当着所有人的面,给他们讲了一遍简单的经济学原理。
村民们或许不懂那些深奥的原理,但有一件事,他们懂。
熬糖挣的钱,比卖甘蔗挣得多。
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