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窦义(2 / 4)

据说当年长安建造寺庙,官府打算从民间筹钱,但老百姓很不愿意出这一笔钱,愁眉苦脸之际,碰见从外地经商回来的窦义,听说了此事后,第二日变拉来了三十万贯钱,替那些百姓交给了官府。

而最为传奇的,自然就是属他救了身边的胡人米亮,当初米亮流落长安街头,是窦义给了他一贯钱救济了他。

而米亮为了报恩,一日在长安西市,经过一家住户时,发现那户人家的捣衣枕,竟然是一块未被开采的上等玉石,于是便告诉了窦义,劝说窦义花巨资买下了那座宅子,得到了那块玉石。窦义利用那块玉石经过加工、雕刻等,就足足赚了十四万贯钱。

如此一个传奇的富商,此刻站出来为李弘父子俩解围,并不是因为又发善心了,而是他参加过前段时间的商会,见过当今大唐的太子殿下,所以才会出头为此解围。

李弘听说过窦义的名字,也知道那个典故,甚至也为那个捣衣枕动过心思,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呃,好吧,因为那年被武媚禁足后宫长达半年出不去,所以等他能够自由出宫时,那捣衣枕已经被窦义买走了。

于是可怜的太子那几日跟得了失心疯一样,见谁都是傻乎乎的,魔怔了一样。特别是看见玉佩,就抱在怀里痛苦的哀嚎着:十四万啊、可是十四万啊,就这么白白的错过了。

因为那几日的魔怔,李治跟武媚还没少吵架,直到约莫半个月后,太子才恢复如常,只是不能看见玉石之类的东西,看见后就心疼的像是被人割了一块肉下去。

李弘见那管事儿的还是不同意,好笑的走到跟前问道:“你这家醉红楼是什么时候开的?掌柜的是谁?我跟他说可以了吧?”

管事儿的苦笑着摇摇头,还是不同意,在他看来,这少年郎跟他父亲,就算是再有身份跟地位,也是无法跟他们身后的那位人物相比的。

如果因为这点儿小事儿,还要麻烦后台老板,自己也就不用再在醉红楼干了,主动卷铺盖卷走人好了。

窦义看着眼前的状况,再看看刚才太子看自己的眼神,显然是知道了自己是谁,想来也已经知道自己知道了他的身份。

但看太子殿下与管事儿的继续交涉,显然是顾及身份,不想被在场众人知晓其身份。

而他自己也已经说话了,此时这事儿无论如何他都得管到底了,于是快步向前,依然是先对着李弘行礼,然后在管事儿的耳旁悄声说了几句话。

说完后看着管事儿,管事儿还是苦笑摇头,他们能够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jitong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