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这是个能产生源源不断高额利润的行业。
从这种易得之财中拿出一部分反哺自己的子民,朱由检认为这是很正常的行为。
爱民如子要成为一种真实地行动,而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拔一毛而利天下,其实是一件能预约身心的小事。
这种助农专项贷款,最主要的还是为了防止土地兼并的蔓延和发生。
普通农户因为无法积累太多的余财,这就导致了一旦有天灾人祸发生,就不得不变卖家产求生,而所谓的家产就是自家的田地。
众多乡绅大户就是借着这种时机,以极为低廉的价格收购受灾农户的田地,然后将这些自耕农变成了佃农,从而获取了更多的财富。
打个比方,比如某姓农户因为家中有人患病,在家财耗光的情况下,为了挽救亲人的性命,不得不将自家的十亩水浇良田以市价售卖。
当地的某豪绅得知后自然是想将良田收归己有,但却并不想以每亩五两银子的市价购买,于是在遣人上门压价的同时,还四处打招呼发通知,告知本地其他有能力购买的大户:这十亩地是我的了。
而其他乡绅大户自然是心领神会,因为这种事情经常发生,他们之间早有暗中的协议,这次是李家收购,下次则是王家,第三次就轮到张家。
在大户们相互之间默契的配合下,急等用钱的受灾农户在苦熬一段时日后,最终只能在心头滴血的情形下,以远低于市价的价格售卖自家的良田。
而天灾造成的这种情况就更多了,尤其是现在旱灾在大明各省逐渐蔓延地形势下。
大旱大涝是无法预防的,现在官府能提供的只是帮助灾民们渡过难关。
而灾难过后,很多农户便处在了破产的边缘,同时也是所谓的乡绅大户们趁机扩大资产的最好时机。
趁人之危是他们最为拿手地把戏。
每个大户家中成千上万亩的田地,大部分是通过这种方式积累起来的。
这种事情在大明每天都会发生,同时这也是土地兼并的最多见的手段。
虽然有开荒免税的利民举措发布,但对于田地的贪婪让豪绅们根本停不下兼并的脚步。
要想抑制住这种伤农害民、损公肥私的行为,四海钱庄的无息贷款将会发挥重要地作用。
朱由检也考虑过在适当时施行清朝那种摊丁入亩的策略,让现在免赋税的这个阶层成为纳税人,从而减少普通农户所承受的沉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