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2 / 3)

小说:崇祯7年 作者:我爱肥猪猪

,来自后世的朱由检自然是最清楚不过。

但这种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的武器也是柄双刃剑,一旦控制不好,未来会对社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说它是洪水猛兽也丝毫不为过。

现在大明办报纸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无论是油墨、活字印刷书、纸张,甚至是套图等各项技术已是非常成熟,只要自己把这个创意一讲,朱由检相信,不出数日,一份样本便会摆在自己的面前。

现在的将作局汇聚了各行业的能工巧匠,再加上四海商行招揽的各种人才,京师的技术力量已经远超经济繁荣的江南地区,等到数年后理工学院的首批人才成长起来,各种新生事物就会以雨后春笋之势茁壮成长,成为大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至于谁来掌管这个治世利器,朱由检的心里的人选倒是有几个。

朱舜水、陈子龙、吴伟业、张岱。

这四人都是明末的大才子,每个人的名气在后世都是响当当的,而支撑名气的就是他们本身具备的超凡才华。

朱舜水就不必再提,先说陈子龙。

被后世誉为“明诗殿军”、“明代第一词人”的陈子龙可以说是上述四人中文学成就最高的。

其特出之才情、文章,与铮铮之民族气节,毫无争议的成为明末清初文坛盟主,《明史》中也有他的本传,称其“生有异才,工举子业,兼治诗赋古文,取法魏、晋,骈体尤精妙”。

其诗歌创作,尤其是中后期诗歌创作,旨在继承盛唐诗歌创作反映现实的精神,特别强调文学创作的社会意义,所以其诗感慨时事,关心民生,雄深豪迈,沉郁顿挫,苍劲之色与节义相符,同时文辞华美、音韵铿锵,浸透着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怀与高尚的爱国节操,是结束明代复古派诗歌创作的最后一个大诗人。

而这位大名士在历史上的结局也是十分地悲壮。

在抗清被俘押往南京的途中,途经松江境内跨塘桥时,他乘守者不备,突然投水以死,捞起时已经气绝,清军还残暴地将其凌迟斩首,弃尸水中。时年四十岁。

今年三十四岁的陈子龙正处在人生最好的年华,虽然还没有经历前世历史中那些坎坷,但其才华依旧是冠绝群伦。

崇祯十一年时,在朱由检的授意下,陈子龙在观政结束后,被吏部派往南京府为官,从锦衣卫呈送的奏报来看,这几年陈子龙在本职中还是表现的较为出色,从其处置的几件案子中可以看出,陈子龙刚正不阿的作风一如历史上那般,并没有因为环境太过平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jitong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