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西北的魏晋简牍,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劫难,散失殆尽。
清朝亡后军阀混战、倭寇侵华,文物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和数量流失国外。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清宫珍宝大量散佚。
军阀孙殿英盗掘东陵地宫珍宝洗劫一空,绝大多数散落异域他乡。
建国后,大批文物被当作“四旧”损毁,文物走私和投机倒把活动猖獗,文物流失不计其数。
20世纪80年代以来,盗挖古墓和古建筑遗址肆虐,“要想富,挖古墓,一夜能成万元户”,流行一时。
正是在这一百多年之间,华夏文物遭遇了数次重大的浩劫,使得大量珍宝流落海外。
而赫伯特提到的圆明园兽首已经成了华夏文物流散海外的标志性象征了,也难怪赫伯特在提出这两件东西之后,曾经一度坚持,这些宝物关毅不能全部拿走,只能从中挑出三分之一。
按照赫伯特的想法,关毅应该和很多华夏人一眼,听到圆明园兽首之后,不计代价也要买下来带回国。
当然,关毅可没那么傻。
在他看来圆明园兽首也好,华夏的其他文物也罢,那都是当初被他们抢走的。当年强盗的后代,恬不知耻的把赃物拿出来拍卖,竟然还有一群二百五拿着钱买贼赃,还美其名曰“爱国”。
事实上就是这些二百五和欧美的奸商,互相配合着将华夏文物的市场价格哄抬到了一个离谱的程度,最终导致更为疯狂的盗掘和走私华夏文物的暗流。
不过,由于赫伯特对华夏历史并不是十分熟悉,所以除了一些名头很大的东西,例如圆明园兽首等等之外,他的收藏中到底有多少华夏文物,他一时也说不清楚。
现在关毅看到这批藏宝之后,心中的狂喜,那是用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的。
他现在脑子里就只有三个字——发大财了!
唐三彩、西汉陶俑、还有一些明显是属于敦煌文物是唐代画幡、绢画、写经和文书,玉器、瓷器、珐琅、青铜器、殷墟甲骨、书帖碑拓……
可以说这藏宝库里的东西,涵盖了整个华夏历史都丝毫不为过!当然,这里所有的文物相对于华夏流失文物来说,还仅仅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但就是这一小部分,也足以让关毅激动地忘形了!
他捧着那两尊圆明园兽首中从未面世的蛇首和羊首,热泪盈眶久久都说不出话来。而常宇春看到这两样东西,也同样是眼冒精光。
“关……关总!这些宝贝,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