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的,不能统一,阴阳状态之中,所以到了后世还有受害者有罪论,还有一个巴掌拍不响,有占便宜的时候什么要优先而在受苦受累的时候却表示别人要发扬风格。
正因为没有逻辑,才让华夏后续的社会观念当中是非对错,是那样的模糊。
不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要追求真理,就必须客观严谨,排除一切主观干扰,来不得一丝马虎。
这就是为什么华夏的文明诸子百家之后,便是再无百家。
因为只剩下了唯心。
绚丽之后,只剩凋零。
罢黜百家,扼杀了荀子的唯物学说,便扼杀了客观,独尊儒术,埋葬了墨子的逻辑学说,也就埋葬了严谨!
啥?法学?那是为帝王服务的,谈不上什么唯心唯物,他们是唯帝王。
这一次青龙寺大论,是不是可以再刺激一下华夏本土的唯物论?
其实有一个比较讽刺的事实,是比亚里士多德早几十年,墨子便已经建立了类似的逻辑体系。在《墨子》中,六篇论述组成的《墨经》,与其他各篇姓质不同,其主要内容不是政治伦理学说,而是科学定义和理论,可以使人通过逻辑方式,树立正确的观点,反驳错误的观点。
当然,墨子最后失败,不是失败在逻辑学唯物论上,而是失败在他反对统治者上,这个跟黄老是一个毛病,但凡是统治者存在的社会,就不会允许这样的理论流传。
像是亚里士多德一样只讲逻辑,那就可以保存下来,甚至在后来还可以被引入基督教的理论当中……
在后世近代西方思想涌动到了华夏之后,梁胡等学者运用西方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墨经》,才让世人明白,其实我们祖先的逻辑和科学思想,在当时的世界有多么先进。
可是到那个时候,感慨先进,伤感春秋,有用么?
还不如现在就做。
能做一点算是一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也可以攻石。
不管是石头木头,只要能敲动人头,就是好的。
斐潜之前也一直考虑这个问题,而很显然的,若是斐潜想要重新树立起墨子或是荀子的招牌来,儒家子弟一定不肯干,会反对,然后就进入了儒家子弟最喜欢的环节当中,也是后世杠精的先祖,纯粹为了反对而反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反对的是什么!
所以与其说重新翻开修缮墨子荀子的破屋子,还不如找个由头,让这些儒生自己去到被他们先辈毁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