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书童,所以姓了伍,说起来,若是认真查,父亲应该是可以查出出处的,我小时候听父亲说过,说他是逃难成了流民,才卖身为奴,本来应该是姓赵的,但是既卖给了人家,姓什么就不是自己能做主的了。”
伍姨娘说道。
众人皆是沉默,原来伍姨娘的“伍”竟是这样来的,做下人的,被世人视为尤为珍贵的姓氏,都能随着主人的喜好随意更改。
皇后娘娘却是听到了不一样,问道:“老太爷既然能的做书童,必定是识得字的?”
“是识字的。”伍姨娘道:“家里本有几亩良田,后来大旱,地里颗粒无收,别说读书了,连吃饭都成问题,就成了流民了。”
太后半靠在椅子上,用手帕子擦了擦眼角,问道:“那你爹娘是何时去的?”
“去了快二十年了,那时候我还和清欢如今大小,先是我娘,因着生病没熬过去,就去了,后来我爹整日的想我娘,熬了半年,也跟着去了。”伍姨娘道。
没有说下人生病了,主家不给掏银子看,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的事儿。
这样的事情本就是各个主家的惯例,买一个奴才才多少钱,谁又愿意拿出大把的银子来给个下人看病。
“你可记得你爹娘埋在何处?”承恩公问道,小妹一辈子辛苦,如今死了,他也要把妹妹接回来,接到京城来。
“记得的。”伍姨娘说道。
下人死后,自是没有立碑建暮的,不过是挖了坑,堆了个坟头,那时候她年幼,没有能力,用了一日的时候在那坟头种了棵杨树。
一有时间了就去浇水,等到她跟着郑氏去到林家的时候,那杨树已经长得老高了。
那一带是乱林子,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但是那树和坟墓应该都在的。
太后娘娘也想着这事儿,听到伍姨娘回答完,道:“我在西郊有一百亩良田,给你爹娘做祭田。”
承恩公则是道:“不用娘娘的,娘娘的还要走皇家的帐,徒增了麻烦,咱们孙家祭田旁边还有百来亩地,给妹妹妹夫做祭田。”
伍姨娘忙着行礼:“如今清欢跟着五殿下做生意,很能挣些银子,晴儿谢过姨母、舅父,我们自己给爹娘买祭田,风风光光的将爹娘迁来。”
以前是财不敢外露,又怕影响了孩子的名声,所以她从未想过要给爹娘迁坟的事儿,如今有了身份,自是敢去做这件事情的。
太后娘娘皱眉:“给你,你就接着,说出去是皇家的祭田,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