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贵族圈最近有一条好玩的八卦消息,皇帝赐婚琅琊郡公与长孙府,这条消息本来没什么,但是主人公很有意思。
琅琊郡公原是与顺国公府有所婚配,长孙府那位小娘子原是与并国公二郎有婚约。
贵族圈的贵胄子弟都知道李二郎与长孙府那位小娘子青梅竹马情投意合,而且与长孙无极也是相谈甚欢。
而琅琊郡公同样与他“前”大舅哥尉迟敬是至交好友。
皇帝这赐婚旨意一下,一下子就毁掉了两桩姻缘。
不少贵胄子弟很期待琅琊郡公与李二郎见面是何模样。
宏业二年十月,姜承枭在太庙行及冠礼。
冠礼进行时,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质做的缁布冠,表示从此有参政的资格,能担负起社会责任;这项工作本来由赵王负责,但是皇帝亲自给姜承枭加冠。
皇帝是一国之君,由他来加这代表“参政”的第一冠,合理合法。
接着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就是军帽,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以保卫社稷疆土;这次赵王当仁不让给姜承枭加上这顶冠。
最后加上红中带黑的素冠,是古代通行的礼帽,表示从此可以参加祭祀大典。这一项,是由宗室族长,观王姜雄加持。
这三冠加持者,无一不是皇室贵胄,足以表明皇帝对姜承枭的重视。
三次加冠完成后,负责主持加冠礼的大理寺卿郑善愿正式开始诵读祝词。郑善愿是闻名天下的郑氏族长,大理寺卿,姜承枭外祖父,由他来负责祝词再合适不过。
姜承枭已经束发,头戴银冠,跪在太庙之前,身穿玄蟒袍服。他的身前,郑善愿正在口齿清晰的诵读加冠祝词。两边分别是姜承枭的父亲赵王,礼宾皇帝,观王姜雄,荡寇县公长孙晟。
郑善愿读完祝词,走到一边,目光复杂的看着那个跪着的少年。本来他想着用赵仁成的案子加上汉王谋反,提醒皇帝不能让赵王与顺国公结亲,然后自己在让赵王妃郑氏出面,嫁出郑氏女子,再与赵王府联姻。
但是没想到皇帝居然金口玉言,赐婚姜承枭,这让他有种天旋地转的感觉。
而且,此次皇帝破坏了两家的婚约,绝不是心血来潮这么简单。一来是为了杜绝长孙晟倒向关中贵族,二来是为了防止赵王变成第二个“汉王”。
郑善愿心中默默叹息,他不应该小看皇帝的。
祝词诵读完毕,赵王与长孙晟走到姜承枭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