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医生凑到冷岑身后,踮着脚尖看向b超结果,冷岑的个头比他高,他不踮着脚尖根本看不到。
b超的图像冯医生看的不是很清楚,毕竟距离远,可最下面b超的判断结果他却看得到:“检查无异常,此结果只对本次检查负责......”
无异常,那就是说患者的总胆管里面根本没有结石,换句话说就是冷主任判断失误了。
按说判断失误也没什么,医生哪儿有不误诊的,哪儿有不判断失误的?
根据调查显示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是50%,如果你住到医院里,年轻医生看了,其它的医生也看了,大家也查访、讨论了,该做的b超、ct、化验全做完了,误诊率是30%。
人体是个很复杂的,每个医生都希望手到病除,也都希望误诊率降到最低,但是再控制也控制不住。很多误诊是没办法避免的。
只要当医生,就没有不误诊的。正所谓小医生小错,大医生大错,新医生新错,老医生老错,因为大医生、老医生遇到的疑难病例多啊!遇到的疑难杂症多,那误诊的概率也就高。
事实上国内的误诊和国外比起来,还低一点儿。美国的误诊率是40%左右,英国的误诊率是50%左右,国内是百分之三十左右。
误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太复杂,有的甚至根本说不清。
冷岑刚才判断失误,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而且这一次的b超检查也只是一种排除,并非最终的确诊,准确的算下来冷岑刚才的判断甚至都不算是误诊。
按照正常流程,患者从进了医院接触医生开始,医生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一步一步来排查的,先确定最有可能的病症,如果不是再确定有可能的病症,以此类推。
人体很复杂,就说腹痛,造成腹痛的原因很多很多,医生不可能让患者一口气把所有的检查都做了。
要是病症不急倒是无所谓,特别是一些急症,一系列检查全部做完,没等你确诊,患者可能已经撑不住了。
所以针对急诊患者都是有选择性的进行排查。
比如这个患者是腹痛、黄疸、发热,冷岑根据夏科三联征推测患者胆总管结石的可能很大,所以安排患者去做b超,这个b超结果其实才是确诊的最终依据。
所以冷岑判断失误并不算什么。
可问题是刚才结果没出来,冷岑就非常笃定的发表了一番长篇大论,如此一来结合这个检查结果就显得有些打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