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留下千人也就足够了。剩下的就跟俺去抢地皮、抢钱粮、抢女人、抢好马!”王舜臣说着跳了起来,绕着庭院中的大宛龙驹走了三圈,眼中满是不舍,“这么好的马,可惜不能骑着上阵……干脆献上去好了,省得有人惦记。”
冯远垂下头,将惊讶藏在心底。很少能见到一名武将能压制自己对宝马神兵的喜好,而且王舜臣还是有名的好美酒、好美色,对兵器、战马同样是喜欢珍藏精品。
但王舜臣说得也没错,母马一般是不上阵的,没有阉割过的公马也同样如此,能繁衍更多好马的种子,上阵就太浪费了。既然不能用,留在手上也没意义,还会被其他高官惦记,不如直接献给天子。
“来自大宛的良驹,只要打通河西,迟早还是有机会得到的。”
“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先打到沙洲去。”
冯远接手的任务是布置顺丰行在河西乃至西域的商路,不过在外面暂时挂了王舜臣幕僚的名头。而王舜臣帐下除了冯远,还有三名幕僚。帮忙书写奏折、文章的,查对军中钱谷的,参赞军中机务的,加上冯远一共四人。
不过这几名幕僚的职司之间,分得也不是那么清楚,许多事都是与王舜臣聚在一起议论敲定。每次与他们商议过后,王舜臣都会觉得这样的幕僚才用得放心。自家请来的幕僚总归跟自己一条心,朝廷安排下来的幕职官都只会想着自家的前程。韩三哥一心想要改进的什么参谋制,哪里能让人放心。
当年机宜文字难道不是经略司中的幕职吗?可看看王资政当年,跟李师中、窦舜卿打了多少擂台。还有曾经听他漏过口风、专一规划军略、统掌军令的新衙门,到底是文官还是武官?武官……各路帅臣可都是文臣。文官……那他们跟枢密院争权之余才会做正事,而且上来的只会是会做官的文臣,军事根本指望不上。
将另外三名幕僚招来,还有副将白玉,一起点算清楚了城中的钱粮,差不多足够王舜臣麾下的六千兵马使用上一阵。
有了还算充裕的粮草打底,王舜臣的盘算也就有了实现的可能。他与白玉,以及四名幕僚一番商议,敲定了之后的方略,接着又让幕僚出去暗地里联络了几个亲信,王舜臣便下令击鼓聚将。
鼓声余韵犹存,众将校已经汇聚到王舜臣的面前。他的副手和两名部将,加上各个指挥的指挥使,有老有少,可无一不是身经十数战、乃至百十战的悍勇之辈。
在王舜臣的面前,这些悍勇之辈,却一个个屏声静气,行过礼后,就分了左右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