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此际风生翻离坎(下)(3 / 4)

《春秋》,在春秋三传上下的功夫极深。

此乃当时的天下局势,西北二虏猖獗而中国衰弱,必须在尊王攘夷四个字上下功夫,以振奋人心,除了《春秋》,别无他选。同时在唐时所定下的《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这五经中,以《春秋》一经最易着手,毕竟孔颖达所编纂的《五经正义》,只有《春秋左传正义》,《谷梁》、《公羊》两传说得就少了,这就给了宋儒上下其手的空间,宋儒颠覆汉唐经学亦自此而始。当时的纲领,便在《春秋》之上。

《春秋》是鲁史,到了如今,三苏父子重史论,司马光重史学,其实可算是《春秋》一脉。而邵雍、周敦颐,一个钻研象数之《易》,另一个讲得是太极图,皆属易学一脉。都是有源流的。

韩冈要争道统,当然对开国以来的儒门变迁有过一番深入的了解。那些有所成就的大儒,他们治学的根基在何处,韩冈清楚,他们自己更清楚的。如今新学、程门一争道统,没有人会知道该在哪里做文章。

天子压制气学,说实话,韩冈的心里可是憋着一口气。虽说在情面上对岳父王安石有些过不去,不过这一场道统之战,韩冈可是半点都不准备退让,也退让不得。

检视着桌上做样品的药材,韩冈的眼神愈发的冷冽,“家岳《字说》成书之时,曾经将初稿寄送给我。不过看了之后,便回了一句‘刻舟求剑’。如今洛阳的《易传》,在在下看来,也是一般的‘刻舟求剑’。”

“此话何解?”苏颂问道。

“要治《易经》,首先得明其源流。”韩冈解释道:“虽说《周易》源出三圣,但在《周易》之前,有《连山》,有《归藏》,可不光是拿着《周易》解说一下就算了事的。”

“《连山》、《归藏》不早就失传了吗?唐时虽有此书,但那已经考订过是伪作了。”

“那两部的确是失传了,但三部《易经》,时间有先后,《周易》出世时便有所依照,要解释《周易》,先将与《连山》和《归藏》的关系解说明白。”

赵顼有什么样的算计,那是他的事。但韩冈并不打算做个惟上是从、亦步亦趋的臣子。不跟皇帝拧着来,那还配叫士大夫吗?

韩冈费尽心思,给自己加上一层药王弟子的光环,求名只是一部分——不打算学王安石养望三十年的韩冈只能设法去走捷径——但另一部分,便是让赵顼投鼠忌器。

因为皇嗣不振的关系,赵顼是决然不敢与自己撕破脸皮的。比起能不能有儿子继承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jitong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