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太多银钱。
而且他们在入城那阵,恰好朱老三在城楼执勤。
当听说他们来城里是要重新布置那间铺子,还提出下值不忙时,要带人来帮忙干一些小来小去的活计,这样的话,一些细致活,比方说添一些新木桶啥的,甚至小到一个拖布杆,一个擀面杖,这就都不用花钱了。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嘴朱老二、朱老三他们的住处。
其实早在左撇子还在县衙帮忙时,就提出过让大女婿这些在县里当值的小兄弟们去铺子后院住。
咱不小气,空着也是空着,正好还能看守屋子。
可是这几位小子没干,说县衙一直就有那种衙役住宿的一趟房子,坐落于衙门的粮仓附近,用于给值班的,家外地的,或是个人没住房的单身衙役,以及外地官员来县里办差,为那些外地官员的随行人员使用,四人一间。
名义上,应当是这么回事。哪个县衙都会设置这么个地儿。
而实际上呢,以前那片房子在永甸县成了姓梁的,不是落于梁贼人的名下,梁贼人还不至于用一趟房子明目张胆坏了自己的名声。只说实际使用,那些房子是归梁贼人的手下徐三说得算。
以前是徐三给钥匙,衙门里的官吏才能有资格住进去。这也是县衙好些小吏很听从梁贼人的原因。
毕竟那时听梁贼人的话,才会有大到能升,分到一些窍活有好处费差事的机会,小到吃喝,还有比方说,就这种住房都能分到手。
一文钱不花,一住就能住许多年。
明明是四人间,听说收回来这一趟子房子的时候,每个间早就被改成一家一家的住户型了,收房那阵,要是遇到不讲理糊涂的老太太,人家还理直气壮说那房子是自家的,凭啥收回去。
而眼下,自从李知县上任,梁贼人他们全部落网后,这趟房子倒是全空了出来。
这不嘛,朱老二和朱老三他们,之所以不去住左家旺铺空着的后院,就是为打这个主意呢。
他们想分一间这种房子的使用权。
白分的谁不想要。
所以朱老二他们就在县衙挤挤干靠着,打算排队分个小屋子。
不可能像梁贼人的时代一人一间,那么一人一张床一张桌也行啊。
朱老二和朱老三算了一下,他们兄弟俩就能占半间。又是李知县身边的师爷管分配这事儿,要是看在他们堂弟没有人走茶凉的份上,卖个面子,备不住他们兄弟俩就能分来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