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愍归功于程鸿的那一封信!
王爷!王爷怎么了?王爷就不能立功了?就是不想那个位置,多立一些功劳还能有个护身符呢!
这说交就交了?崔愍自认为自己,乃至崔家都没有这么大面子!把这一切归功到了程鸿那一封信上!自然感激不已!
其实他哪知道~程鸿早就在信里写好了~尽量早交接,好为回长安作准备!长安一切安好,只不过缺少你,有些遗憾……
李恪虽说在江南东道和青州待的还不错!可是这地方哪有长安好啊!早就想回去了!自然尽快交接!甚至还问了问崔愍,怕他有什么事不了解,耽搁自己回长安可就坏了!
崔愍虽说不太懂这些门道,可是带的人确实足够!甚至还多余出来不少,投桃报李的帮助陛下管理了一下罐头厂和盐滩!
崔愍也问过~为什么不把那些高句丽人早些放良?
李恪按照程鸿的道理解释了一通,崔愍听了五迷三道:什么幸福指数和什么乱七八糟的……
但是大概崔愍还是听懂了~升米恩斗米仇!
现在不管是高句丽的俘虏也好,高句丽的民众也好~他们每天至少有两餐饱饭!
冬有棉毛,夏有衣裳!要知道他们在高句丽可是在饿死的边缘挣扎的!这条件若是还想有别的心思,那打死也活该!
大标语都贴在那里呢~干得好能尽早放良!学会大唐话能尽早放良……
当然相应的我不学好大唐话和不好好干活,那是需要增加相应的刑期的!
这东西到底怎么个尺度,谁也不好把握!只能试探着来!毕竟崔家的门客对于这些,都没有什么经验!
好在大唐还有先行者,这套理论算是有个样板~尉迟家那两个修铁路公路的~他们手底下最早的那批突厥人已经接近放良了!
现在一个个和绵羊似的,除了爱喝酒一些,动不动吐露出几句突厥话来……
基本上和大唐的民众没什么区别了!而且这还不是最大的改变~那些七八岁的小突厥人,已经不会放羊了!他们最擅长的是抬饭,抬水……
可以说只要再过三代,估计把突厥的地盘还给他们,他们在草原上都活不过冬天!
同化的速度,远远超过程鸿的想象!毕竟这年头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幸福~活着不好吗?
崔愍想着~等过一段时间,各世家子弟前去高句丽上任,自己在青州掌控着他们的命脉,到时候想捏圆捏圆,想拍扁拍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