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就听门外传来呼声:“链二爷、宝二爷回来啦!”
众人闻言,纷纷抬头往门口看去。
王熙凤一双妙目,陡然变热……
……
大明皇城,长乐门外,内阁值房。
张廷玉、何尔泰、陈壁隆三人回到内阁后,张廷玉面色淡然的坐回职坐。
何尔泰和陈壁隆两人的面色则不大好看。
内阁内还有二人,一为分管工部的内阁阁臣杨顺,一为分管户部的胡炜。
胡炜能力极强,是前相陈廷敬留下来的人才,但性子油滑许多。
整日里笑眯眯的,从不挑事,也极少与人争执。
杨顺的性子倒和何尔泰、陈壁隆两人相像,沉稳果决,雷厉风行,眼中揉不得沙子。
见三人回来后的情形,便淡淡哼了声,道:“可见没有好结果?陛下对那位……荣宠之盛,冠绝古今。
然对江山社稷,却不知是福是祸。”
何尔泰闻言,再想想今日之辱,面色愈发铁青。
陈壁隆叹息一声,道:“陛下和忠怡亲王纵然知道我等心意,却还是顾念情面……
却不知,对于江山社稷之重,最讲不得的,便是情面啊!”
胡炜呵呵笑道:“陈相言重了,何相消消气……不就是再多两年嘛,何必非要急这一时半会儿?”
何尔泰闻言,将手中茶盏往桌面上一丢,厉声道:“又介,我何某人又岂是为了那些地?
难道你也不知,我是为了不让边军武臣做大,不能让他们有了靠自身屯田便能维持甚至壮大的能力!”
陈壁隆也沉声道:“又介,毅庵说的对啊!咱们大秦,对武勋之宽容,只看看那位宁国侯之气焰,便可见一斑。
只要他占着理,就没人能怎样他们,连天家都不行。
这不能说是错,不似前宋时杯酒释兵权,不似前明时大肆诛戮功臣,就不至于有外难时无良将。
可是,单是荣宠宽纵,却绝非谋国之道。
朝廷,一定要有限制武勋将门兵权的法子,否则,早早晚晚必然生乱。
军粮草秣,便是一直以来,朝廷限制边军壮大的一大杀手锏。
不管他们有多少大军,只能靠朝廷运送粮饷草秣养着。
一旦有不稳之意,便断了他们的粮草,乱兵,也就不攻自破。
可若是给了他们自给自足的机会,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