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简,将干粮放进包裹中。
朱买臣,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朱买臣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靠着给人做工,搬运杂物甚至去工地上出卖汗水,在这长安城坚持了下来。
在长安的这些日子里,朱买臣除了为了生活所需外出工作外,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放在读书上。
“据说这次考举,只要能通过第二轮,就可以购买到许多过去我一直想读的书!”朱买臣握紧了拳头给自己加油着:“其中甚至有着《孙子兵法》《司马骧且兵法》这样的列侯世家传家之书,我这次若是能通过考举,买回那些宝书,朱氏今后数代有望!”
与朱买臣一样,大多数的寒门士子,此刻,都已经或多或少的听到了风声。
因此,他们明白,这次考举,不仅仅是改变他们自己人生的考举,甚至还将可能影响今后子孙的未来前途。
为了子孙后代,这些人发誓:一定要考中!
而贵族官宦子弟,就是另一个态度了。
严助就站在他父亲为他在长安准备的宅邸中凝视着远处的宫闱。
严助的父亲是严忌,乃是梁王刘武的亲信心腹,备受刘武看中。
但是,严助很清楚,他的父亲虽然表面上看似受到宠爱和信重,但实际上,每每午夜长谈,严助都能感觉到父亲的失落与失意——梁王只是将他父亲当成一个写诗作赋的文学之士来看待。
他父亲唯一能给梁王做的事情,也是写诗作赋。
这对于一个立志济世安邦,兼济天下的儒生来说,简直就是折磨,甚至是侮辱!
一腔抱负无人知,反而要跟街头卖艺的杂耍之士一样,为了取悦君王,绞尽脑汁,这样的生活,不是严助想要的。
严助今年才二十出头,他的世界,依然充满了理想与激情,他渴望着建功立业,将自己的名声,传播到五湖四海,做一个像管仲晏子一样的治世名臣。
致君饶舜上!
这几乎是每一个有着抱负的文艺青年必然的一个野望!
与之相反的,公孙弘却是略略有些忐忑。
来长安前,公孙弘觉得这次考举,自己是十拿九稳了。
可到了长安以后,他赫然发现。
天下英雄,并非只有他一人。
草莽之中更是潜藏着不知多少人杰!
他心里有些没有底气了。
万一这次考举,没能闯到第三轮怎么办?
岂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