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a的消息也随之不胫而走。
虽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处生命禁区,但如此庞大的工程想要做到完全保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事实上,火种计划也并非保密项目,因为完全没有那个必要。毕竟其中并不涉及到任何国防技术,很多涉及到生物学、生态学、气象水文等等领域的研究,都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也需要与国际上的其它研究机构进行合作。
而就在生物圈a正式动工之后,华国正在建造人工生物圈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国际学术界,并且在相关研究领域以及生态保护公益组织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自从美国的生物圈二号计划失败之后,建造生物圈三号的呼吁声便从来没有停止过,然而对于这种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的科研项目,一直没有人肯在上面投资。
至少,指望美国人再往这个大坑里跳一次,是绝对不可能的。
现在华国愿意出钱搞这个“生物圈三号”,也就是正在准格尔盆地中央建造的生物圈a,对于致力于推动人工生态系统研究的学者以及公益人士而言,无疑都是一件惊天的喜讯。
毕竟一直以来,华国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投入都是极为有限的,这一次肯投入这么多资本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上,顿时赢得国际上了不少学者的好感。
不过有意思的是,与学术界正面评价的观点不同,国际上各大知名媒体的评论观点却是显得相当微妙。
有的人认为这是又一次人类向掌控自然发起的勇敢挑战,也有人结合华国最近在太空领域的动作,鞭辟入里地分析了这个计划的背景,认定其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在为华国的“太空扩张”铺路。
尤其是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为首的北美知名报纸,更是用一些“军方背景”、“部分项目不透明”等捕风捉影的消息作为幌子,不怀好意地将“华国太空殖民的前哨”这个听起来牛逼哄哄的称号颁给了正在建设的生物圈a,并且呼吁有关领域地学者谨慎参与该项目。
虽然这些观点听起来有些荒诞,但依旧引起了nasa的重视。
或者说,nsc的重视。
早在三年前左右,美国宣布重返月球之后,便由一位发型很酷的总统签署了相关的法令,第三次重建了国家空间委员会,也就是所谓的nsc。
而这一次和以往不同的是,重组的nsc直接隶属于总统行政办公室,并且由副总统亲自挂帅,在级别上与国家安全委员会、管理与预算局、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