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atom公司签订的合约,东亚电力在以一个昂贵的价格将堆芯出售给rosatom公司的同时,还将派驻工程师常驻赫利俄斯核电站,提供为期二十年的技术服务。
这些技术服务中,包括对堆芯控制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包括对堆芯安全状况的检查,总之就是尽一切努力确保堆芯能够正常运转。
而与此同时,在这二十年里,由东亚电力提供的堆芯产生的利润,东亚电力也将从中分走13%的利润。
虽然这种东西卖给你了还用你的东西赚钱的合作方式,多少带着点不平等条约的味道,但谁要现在全世界就只有东亚电力一家企业呢?
在欧盟和北美还在摇摆的时候,俄罗斯二话不说将这个协议签了下来,而也正是因此,他们才成功成为了东亚电力的第一个海外堆芯项目的客户。
而现在,来自华国的堆芯终于送到了这里。
为了迎接堆芯点火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不但俄罗斯的能源部长亲自到访了这里,还专程配合了陆舟这边的行程,将点火的时间调整到了八月初。
事实上,如果不是为了等陆舟的话,一个星期前他们就可以点火了。
赫利俄斯聚变电站的门口,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站在那里,当看到从车上走下的陆舟时,他的眼中顿时露出了欣喜地光芒,笑着迎了上来。
“欢迎您,陆教授!我们又见面了。”
“您好,瓦西里院士。”
握住这位老人伸来的双手晃了晃,陆舟友好地笑了笑,接着看向了站在他旁边的另一位面容严肃的中年男人。
“这位是?”
“莱蒙托夫,”主动伸出了右手,和热情的瓦西里院士不太一样,这面容严肃的中年男人对他似乎并不是很感冒的样子,只是简短的说道,“这里的负责人之一。”
并没有在意这位负责人对自己的态度,陆舟友好地向他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继续投向了门口。
就在这时,他忽然见到了遇到意料之外的身影。
“王院士?你怎么也在这里?”
核工业集团的总工程师,王增光院士!
当年和他一起在海州点燃聚变之火的核电领域元老级大牛之一!
不考虑潘长虹、周承福院士这些上个时代的老人,再加上一个存在感比较低的华科院物质研究院李健纲院士,他们三个基本上就是华国核工业领域的三巨头了。
因为陆舟不发工科类文章、不收学生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