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和议(4 / 7)

小说:楚臣赵露思周翊然 作者:更俗

算什么事情,当然都义愤填膺的声称要支持梁楚和议、以驱胡虏。

当然,他们心里也清楚,支借出去的钱粮,特别是无论之前答应每年向蜀国支借三十万缗钱粮,还是这次每年向梁军支借七十万缗钱粮,要想能够源源不断的收回钱息,并确保将来本金无忧,最根本的依仗还是棠邑的军事实力。

梁军与棠邑秘密订立的和议,除了归还凤台、寿春、霍邱三地作为支借钱粮兵甲条件外,还同意打开棠邑煤铁盐布以及药材、油皂等大宗物资在梁国南部诸州及汴京的销售通道。

目前梁境南部诸州及汴京的生产体系被摧残得厉害,短时间内很难恢复起来,民间也急缺这些物资,缓解日益危困的民生;而这些物资初期入境规模即便会很有限,但也能额外给河淮梁军提供一笔榷税收入,缓解紧缺的军资开销,并从中拨出一定的钱款,支付借贷息钱。

这样的条件对棠邑有利,对此时的河淮梁军也是有利的,除了能获得极紧缺的补给外,还能有效削弱、限制徐明珍所部的军事潜力与野心,迫使其与河淮梁军共同进退,要不然棠邑兵马随时能越过淮河,进攻其目前控制的核心区域谯州、颍州两地。

另外,汴京南面诸州受旱情及战乱,有大批饥民、难民逃离家园,河淮梁军目前仅有能力吸纳青壮补充兵马的不足,为免诱发不可控的民乱,这次也将打开这些流民、饥民南下江淮逃荒就粮的通道。

虽然南下江淮的饥民会以老弱妇孺为主,还夹杂大量的疫病,放在任何地方都会被视之负担,但韩谦没啥好挑剔的。

前朝中叶时,淮南西道人丁繁衍,一度有在编户三百多万口,但大楚开国时,淮西人口曾下降到七八十万,之后十六七年间,天佑帝往淮西迁入大量的兵户、民户实边,也才缓慢恢复一百万口左右。

安宁宫失败北逃,虽然胁裹大量人口渡江迁入淮西,但之后连续数年军事对峙、大战,人口损失不在少数;不算寿州军的将卒,前两年的淮西总人口都在一百万以下。

韩谦这几年来不遗余力招揽、安置境内的流民,又收编淮阳山里十数万口民户,从江东、淮东等地迁入逾二十口万饥民,最终才使得淮西总人口勉强超过一百三十万,但距离淮西鼎盛之时还是差得太远。

为安置这些南下饥民,制置府先会在霍州、寿州以及光州中部人烟稀微的地区,设置一批居住点……

…………

…………

寒风呼啸,夜色漆黑一片,看不见一颗星子,叫人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jitong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