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头的性子,对着几千百姓毫不怯场。
韦老大伸手朝前面一挥,那模样像是一个官员在对百姓喊话:“百姓们,我们是津国公的运粮队,这次我们给彰德府的百姓们运来廉价粮食了。我们卖的是平价粮食,二两五钱一石,算是津国公给彰德府百姓做的一件好事...”
韦老大话还没说完,就有一个身穿绸缎的商贾大声喊道:“三两一石,我买二百石!”
这个商贾话音未落,又有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士绅喊道:“三两五钱一石,我买四百石!”
一个头戴儒巾的中年士绅冷哼了一声,大声喝道:“四两一石,这八百石米面我全买了!”
不断有人跳出来加码,要把这八百石米面吃下去。
韦老大看着身边的士绅豪商不断把粮价往上抬,皱了皱眉头。
汤阴县的有钱人么不像是在买米面,倒像是在抢米面。很快,粮价就被士绅和商贾们抬到了五两一石。
在这灾荒连年的时候,粮食就是一切。
实际上韦老大不知道,汤阴城中的米面已经卖到六两一石。这些士绅商贾如果从韦老大手上买到粮食,那是买多少就赚多少。
汤阴县县城中的小市民们一个个面黄肌瘦,他们眼巴巴地看着虎贲军护卫着的粮车,看着那一袋袋米面,眼睛发直。他们是没有财力和这些士绅老爷们抬价的,显然这八百石粮食都将毫无悬念地被士绅老爷们买入粮仓中。
等这些粮食再被士绅老爷们卖出来,就不知道是什么价了。
韦老大有些恼火,看着那些抬价的士绅大声喝道:“抬什么价,我让你们抬价了吗?这粮食不是只卖给你们这些老爷的!”
站在粮车前面士绅们听到韦老大的这声喝骂,面面相觑。他们是汤阴城中的衣冠人物,想不到如今要被虎贲军的一个小小班长喝骂。
不过此时为了粮食,他们就算被骂了也没办法,依旧守在粮车旁不舍得离开。
韦老大不再搭理士绅们,而是朝周围的小市民们喊道:“汤阴的百姓们,我们津国公不是来河南发国难财的。河南有旱灾,津国公只恨能力不足不能救下河南一省的百姓。但是津国公运到河南来的粮食,也绝不会卖天价!”
“我们的米面卖二两五钱一石,也就是十三文钱一斤,每人只能买三十斤,要买米面的上来排队。”
听到韦老大的话,汤阴县的百姓们一个个眼睛放光,喜上眉梢。
二两五钱一石的米面,这几乎是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