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张献忠狂奔了三天后,行军速度慢了下来。等他攻到铜梁县境内,却听斥候回报选锋团已经入驻,只能无奈调头,往西北方向大足县攻去。此时这支流贼大军已经走不出一天八十里的极限速度,一天只走了六十里路。
曹变蛟守在璧山,选锋团守在铜梁,李植已经没有多余的兵马守卫大足了。李植正在发愁,担心张献忠快速攻陷大足县,却在永川县遇到了从湖广赶来的官军“总统”猛如虎部。
杨嗣昌名为平寇督师,统帅十几万大军,麾下总兵十几个。但随着张献忠的死而复生,随着天子朱由检对杨嗣昌的越来越不信任,还听从杨嗣昌调度的越来越少。蓟镇中协总兵官猛如虎是少数几个还服从杨嗣昌命令的总兵。杨嗣昌任命猛如虎为“总统”,从各部官军麾下拨调一些兵马给猛如虎指挥,所以猛如虎帐下有兵马三万多人。
李植兵马在永川县东北急行追赶张献忠,遇到慢慢行军过来的猛如虎部。
猛如虎虽然是“总统”,但这“总统”是杨嗣昌任命的“事官”,不是正式官衔。他的正式官衔是都督佥事,李植却是太子太保,官位大了猛如虎一截。猛如虎执下官礼,率帐中诸将到李植营中拜访李植。
走进李植的军营,那些精锐的虎贲师士兵让猛如虎等明将吃了一惊。
虎贲师辎重车上那精良的铠甲,虎贲师士兵身上讲究的冬装,营帐之间排列的大炮炮车就不说了,天底下没有第二支明军有这样精良的装备。最让这些将领吃惊的,是虎贲师的杀气:
这些虎贲师士兵们一个个风尘仆仆,看上去颇为疲劳,显然经历了几天的急行军。但是即便在这种状态下,军营中的将士们依旧丝毫不乱。营帐内静悄悄的,没有人大声喧哗。士兵们守在各自的营区,神态轻松地静坐着,肩扛火铳不离身。
士兵的顾盼间,眼神坚决又淡然,仿佛生死都已经置之度外。这些士兵身上,猛如虎等人看到的是一种摧枯拉朽的杀气。这种杀气,只有经历过苦练,经历过血战的大兵身上才会有。而在李植的兵马这里,这种杀气却弥漫在整座军营中。
也只有这样的兵马,才能打得过东奴。
一路穿行于李植的军帐中,被李植的兵马注视着,猛如虎麾下诸将有种不敢大声说话的感觉。
李植在中军大帐见了猛如虎一行十几人。
猛如虎身穿胄甲,率领众将走进了中军大帐,看到李植时候愣了愣这名震天下,大破东奴的太子太保李植竟然是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